一来,世家们原本的团结一致不复存在,所有人为了自保都开始内斗。
世家势力变成一盘散沙,当然对沈妩的统治是有好处的。
不过短短一年时间,她对都城以及周围几座新攻下的城池就完成了土地改革和新学改革。
而这也为她之后的掌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往后新攻占的领土,旧派势力再也不能掣肘她的政令,新派势力展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姿态。
由于西北政治集团上下一心,不过几年的时间,沈妩就收复了北方所有河山,而与她隔江相望的南方却足足聚集着五个大小势力,包括大成皇族的残余势力。
此时,有人建议沈妩继续攻伐,收复南方,但更多的却是劝她修养生息,对南方可以徐徐餐食。
沈妩自己其实更倾向于前一个,但她心里也知道目前想要实现大一统还是有些不现实,一是这天下经过连年战乱已经千疮百孔,实在再经不住战争了,二是她的治理速度跟不上收复疆土的速度。
因此沈妩最终采纳了后一个建议。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便是称帝。
因着在沈妩的统治下,一直着重对思想的渗透改革,因此而今在她的治下女子称帝早已没了阻碍。
朝臣们商议一番,很顺利的定下了国号大安,年号启华,启华元年八月一日沈妩在长安登基称帝。
有意思的是,沈妩即位时南边的大成朝廷派使臣送来了国书,祝贺沈妩建国登基。
这就意味着大成朝廷承认了沈妩的合法性,如此便使得江南的其他势力不能再以沈妩是女子的身份而指责她称帝的不合理。
沈妩称帝虽然不需要任何人的肯定,但目前来说大成的这一举动的确为她带来了好处,因此当大成皇帝崩逝新君继位时,大安也派了使臣去参加继位大典。
大成的新继之君正是沈姝的儿子,这位皇长子虽说体弱,不是长寿之相,但当初大成迁都南方时,宗室子被其他势力几乎迫害殆尽,包括皇次子也被人暗杀了,如此皇长子便成了唯一的独苗,所以最后还是由他继位了。
大成有这样的君主,沈妩也不担心其发展壮大。
对南,大安与大成暂且止战,对北,有沈谦代为周旋,如此一来大安便迎来了一段和平时期。
沈妩趁此时机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内政改革以及高速的工业发展。
当然除了国事安排,她还有家事也需要花费心力,而最重要的家事便是她的继承人问题。
鉴于古代人的寿命平均为四十,且女子的生育最佳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