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先机和运气。
好在这两样沈妩都不差。
当红衣军攻下都城的那刻,沈妩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消息,她当机立断下令徐勉和魏桉带兵直驱京都。
由于她的情报系统比别人都强大,因此西北军成了第一个兵临京都的势力,此时其他势力最快的也还在300里外,就算急行军,至少也得五天才能到达。
而这五天足够徐勉他们攻破京都的城门了。
就如大家之前预料的那般,红衣军的战斗能力并不强,即便此次驻守京都的是其最强的队伍,然这些由民间青壮组成却没有经过系统训练过的士兵,对上西北军这种与大凉士兵厮杀过的边军,几乎没有半点抵抗之力,都没用上五天,仅仅两天时间京都就被攻破了。
剩余的三天,足够徐勉和魏桉从容给京都布置防御和安抚百姓,并且收编俘虏。
所以,当别的势力气喘嘘嘘赶到时,看到的就是一座防守森严的都城。
他们自然不甘心,可惜试探着进攻了数日,却一无所获。
眼见西北军的后续援军就要到了,这些人只能无奈又愤恨的退兵而去。
沈妩是跟着西北的援军于十日之后到达的都城。
看着这座昔日繁华以及的都城,她心里有些感慨万千。
据守京都固然算是占了先机,但这也不意外着沈妩争霸天下的这条路就平顺了,相反可能会比别人更加艰难。
不过,她自逆流而上就是了。
站在城楼上俯瞰京都全景,沈妩心里涌起无上豪气。
京都,将是她一统天下的第一步,这一步她必须垒实了地基,以后才能层层而上。
从城楼上下来,沈妩召集各部部长开会。
这一次主要是商议内政,她共下达了十三条政令,其中五条全是关于土地改革,四条是关于新学和大考,剩余的才是对京都各势力的梳理。
新学之事由教育部牵头,土地改革之事由新成立的农业部主管。
梳理京都势力,沈妩考虑良久还是让沈诫接手了。
主要是沈诫的身份方便,他不仅是京城沈家长房的次子,又是沈妩的堂兄,本人更是入读新学,毕业后参加大考考上了行政职别。
所以,让他来收拢和平衡京城势力再合适不过。
而沈诫也没有让沈妩失望,他接到命令的当日,就携妻带子去沈府给大老爷和大夫人请安,次日又下帖子请京城各世家家主赴宴。
此次之后,都城里的许多暗潮涌动都消失了,这让沈妩在极短的时间内平稳的掌控了京都的内政。
而沈诫也凭此政绩升了职。
然而,当沈妩召见沈诫时,见到他的表情却并不开怀。
“你这是?”沈妩有些疑惑。
沈诫才发现自己的神情有异,他苦笑一声,有些无奈的说明了原因,“大老爷替我相看了邹家的姑娘,想让我重新娶妻。
”
邹家与沈家一样,也是诗书传家的门第,且这代邹家家主官拜礼部尚书,前不久圣上携带皇后和皇子以及大臣们南迁的时候,这位邹尚书却留了下来,后为了抵御红衣军而以身殉城。
邹尚书的大义为天下士人所称颂,连带邹家近来也名声大噪。
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