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她跪向这张椅子上,面对窗外浓挚的夜色,将灯火摇曳她眼中,就像夕阳照过重竹,投下流金的疏影。
这是盼青第一次结束后没有离开。
许长菱任由盼青睡去,不设防备地,睡得沉静安稳。
他不知道,身前的人刚刚忙完一场葬礼,休了两天的假,收到他的信息又不顾身心疲倦地赴约。
明明都生于一粒红尘,却盼青见到许长菱能够消解世外一部分的尘嚣,奉送她释缚焚榇。
只是憾恨,不能长久。
譬如某一种躯体化的症状,和许长菱的分别,就像逐渐对声音的惊恐和厌恶,化为刀剑在耳朵上磨刃。
往往到说再见那时最深刻、痛苦。
然而她试图为自己辩解,她并非喜欢他,是基因干涉了她的意志,而这个本能仅仅来自于冲动与依恋。
她并不了解他,但她能看到他为此展现出来的魅力、富有、仁慈,不过是一场完美的虚构。
辩解过后,她就减淡了那些依恋的情感,直到空白。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也很纯粹。
直到他逐渐主动的亲密与靠近,她才又开始一步步地沉浮。
实则许长菱并不知道他显现的无情,以为坚守原则就能够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脱出成无辜。
他将跪坐在地的盼青抱去了床边,又独自坐回椅子喝酒,本神游窗外夜色的目光,不知不觉支起了头首,转向床上熟睡的人。
盼青在他面前总是很听话,但她的心依然恣意,他训诫到的只是她身体的姿态,占据不到她的心。
但在这个所谓的圈子里,不必要倾注自己的真心,而规则也只是规则,无法预测人心的变迁……就像他也会动情。
第二个人令他牵萦。
他与她在同一场交响音乐会上相识,后来,他用大提琴与她的钢琴合奏了许多场舞台,两年依稀在目。
无论是交付的身心还是合演的曲目,她说,都昭彰天生一对。
当她剖白心事,其实他也想就此答应,可他不愿从这样的关系里转变为恋爱,他还是拒绝了。
她是个洒脱的人,没有被牵绊住任何,继续辗转多国各地参与演出,登机前给许长菱编辑了一段信息。
她说,他们有缘相遇,灵犀相通,度过了一段愉悦的时光,她下定决心说出来,没能够在一起也没关系,只要知道长菱同样喜欢她就够了,其实长菱选择答应了,她反而也会拒绝,比起结局,她更衷于态度。
“一路平安,得偿所愿。
”是许长菱的回复,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的交集。
他和她的时间就停止在了这里,许长菱偶尔会记起来,但也忘得差不多了,彼此也都有了新的选择。
盼青不知道许长菱在想什么,他松开手后忽然陷入了恍惚之间。
她没有回头,只是从镜中看去,身后的人从来没见过地入迷,总觉得盘桓在他低垂眸眼中的事情惆怅又遥远。
盼青不愿揣测,静候他回神,再佯装不清楚。
“阿青学过琴吗?”许长菱忽然开口,目光有些逃避地落在盼青的肩上,“那时遇见你,你说你来避雨,我如今还记得。
”
盼青想到第一次与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