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也简单。
将红薯洗净,磨碎,用布包起来放水里几人一起揉捏。
反复几次洗出浆水沉淀,待到淀粉与水分离,弄出来摊晒晾干就可以了。
五六斤红薯出一斤淀粉,一斤淀粉放市场上能卖到个十文钱。
做百来斤,卖一二两银子就够陶家人这么多人嚼用几个月。
陶青鱼放了小黄去帮忙,小黄就从狗窝里爬出来,微微摇着尾巴跟在他身后。
花了一天的时间,要做淀粉的红薯全部洗出来。
剩下的磨浆就是纯力气活儿,需要家里的汉子来。
没工具,速度慢。
一家人花了小半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一批的红薯粉做出来。
这期间,陶青鱼在家里也窝得差不多。
半个月的时间,那人应该又能走了。
“小爹爹,我明儿上县里了啊。
这粉我顺带拿去卖了。
”
陶家卖鱼也不是成天的卖。
第二日,板车上只装了淀粉。
父子俩就推着上了县里。
卖淀粉要去菜市那边,这个季节正是出红薯淀粉的时候。
快过节了,这粉好卖。
鸣水县的人都喜欢买来炸酥肉,煮肉汤或者是炒肉的时候加一点在肉里拌着。
这样做出来的肉嫩。
客人三五斤或是十斤二十斤地买。
比卖鱼可快多了。
陶青鱼一边卖,一边注意着县门那条主路。
到车上的淀粉快卖完了,陶青鱼瞧见了人。
他跟他爹说去县城里逛逛,随后背着放了些山货的篓子远远跟了上去。
阿修本跟在万山崖的身后,见到陶青鱼跟来一惊。
他想也不想,飞快往进福巷里跑。
在家闷了半个月,腿好得差不多的万山崖美滋滋地往西边最里头的那条柳街走。
柳街是下九流之地。
这边有赌场,有青楼,还有些混不下去在这边艰难过活的贫穷百姓。
县城里但凡是良家的哥儿姑娘,都被告知过不要往柳街去。
陶青鱼走着走着,脚步慢慢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