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闻言,似乎毫不意外。
“朕尚有未成年弟妹四人,宫学中仍缺女史,只恐教导有失。
”
皇帝缓缓道,“明日回宫便去告知学官,遴选女史,择才学深厚者任之。
”
徐恩行礼:“敬诺。
”
家宴过后的第二日,徽妍去了一趟陕县的县邑。
王萦在家中困久了,很想到市集里去玩耍,求着徽妍带她出去。
徽妍疼爱妹妹,便禀告母亲,说自己的首饰坏了,想到县邑中去看看有没有好的匠人修补。
“些许小事,让家人去就是了,何须亲自奔走。
”
戚氏道。
“姑君,小姑的首饰都是宫中赐下之物,精细得很,小姑必是放心不下,必定要亲眼看着才好。
”
陈氏知道王萦的心思,笑盈盈地帮腔。
戚氏听得此言,颔首,“快去快回,多带些家人周全。
”
徽妍和王萦应下,乘车出了门。
王萦对徽妍感激不已,徽妍笑笑。
她其实也想出来走走。
这几日,她想了很多,最挠心的就是家中窘迫的境况。
开源节流的道理,她知晓,王璟也知晓。
在意识到库中钱财堪忧的时候,他就已经让家里过起了节省的日子。
但家中的财源只有田产收获,年景不佳,仍是入不敷出。
面对这般境况,徽妍其实也没什么办法。
家中可用来做文章的,仍然是那二十顷地。
昨日,她与王缪、周浚说起此事,周浚任府吏多年,虽不曾亲自管理过田产,但见多识广。
他对徽妍说,每地官府都有管农事的官吏,徽妍可凭着父亲的名头和女史的身份,到府衙中拜访,询问本地可有善水利整田土之人,讨教经营田产之道。
徽妍也觉得此事可行,今日到县邑来,亦是为了此事。
王宅离县邑不远,十余里地,车马走起来,不多时就到了。
徽妍不走运,官府里管农事的府吏告假,她白来了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