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京城任职。

     他学识渊博,先在太学做博士,后来又升任太傅。

     先帝立了太子之后,任王兆为太子太傅。

     徽妍出生之前,他们家就已经成为长安的名门。

     徽妍排行第三,上面有一个姊姊,一个兄长,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徽妍离开长安的时候,她的弟弟十岁,妹妹才七岁。

     身为太傅的女儿,徽妍自幼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她可以享受到长安最好的东西,包括婚姻。

     她十二岁入宫学,成为皇子皇女们的侍书;十六岁,先帝为太子择妇,徽妍选入掖庭。

     皇后董氏十分欣赏王兆,对徽妍也很满意,在择妇的名册上,徽妍是第一位。

     嫁给了太子,日后就是皇后。

     一切看起来都举手可得,徽妍只须抬脚,便可登天。

     那时,父母的一些朋友,在登门拜访时,已经偷偷地致贺。

     但这些似乎都是一场梦。

     那时,恰逢匈奴单于归顺汉庭,自请为婿。

     先帝应许,在众多的宗女中选了一位,封为公主,赐单于和亲。

     等到太子择妇的人选定下,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成为太子妃的另有其人,而徽妍,则被定为了公主的女史,一道赴匈奴和亲。

     徽妍仍记得自己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是何等的震惊和不敢相信,只觉如同晴天霹雳。

     匈奴,在她看来师何等凶恶苦远之地。

     她悲愤,不甘心,向父亲哭过闹过,求他去向先帝陈情,请他收回成命。

     但父亲无动于衷,看着她,神色悲伤又深沉。

     “徽妍,为父愚钝,不察凶险,以致连累家人。

     如今全家祸福,都只能寄望于此事之上,你可知晓?”父亲的话语,如同枯井中的回声,干哑而玄虚。

     徽妍那时年少,并不能理解父亲这番话师何意,但父亲却并不向她多解释。

     她的祈求没有任何作用,没多久,她就带着满怀的迷茫和恐惧,跟随和亲的队伍离开长安,踏上了前往匈奴的旅程。

     这一去,就是八年。

     这八年里,中原剧变。

     先帝的董皇后生下了皇长子,最宠爱李夫人生下了三皇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