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三两天就能将货物卖完。

     时值冬日,干柴炭火正是紧俏的东西,家家都离不得,尤其这镇子上,打柴、晒干草都不如农户方便。

     大锅猛火烧起来。

     等待煮面煮馄饨的工夫,有一支马队从街口陆续走过去。

     那些车夫、护卫的打扮明显和他们这一群庄稼汉不一样。

     这个时辰太早了,街上人少,馄饨摊的动静自然吸引了那边注意,但更多的人只是从街口走过时瞥一眼,便直直过去了。

     赵连兴喝着热茶,边看边数从街口走过的装货大车。

     光大车就将近二十辆,瞧马队的气派,肯定是投宿大客栈去了。

     和真正的商队不同,像他们倒腾的这些货物,不过是百姓相互之间倒卖些余粮柴草,所赚不多,不用上税。

     这些年朝廷体恤,赋税减益,小民小户日子好过了许多。

     馄饨端上来,五个汉子立即执筷,等着面好的其他人不由咽了咽口水,闲话也不说了,转过脑袋去瞅煮面的大锅。

     裴有瓦端起碗,吹一吹,先喝了口热腾腾的汤。

     这清汤馄饨点了几滴葱油,薄薄的油花飘在汤上,葱油的香气令人食指大动。

     一时间再没有闲聊声,只有呼噜呼噜吃馄饨喝汤的动静。

     等四碗阳春面端上来,即使烫口,也有人迫不及待挑起一筷子面就往嘴里塞。

     摊主将余下的面团放进木盆中盖好,一家子这才缓了缓,备起猪杂和荤素卤子。

     天色尚朦胧,有人用扁担挑着两桶水往这边走来,是摊主的大儿子和小女儿。

     大儿子约莫十二三岁,小女儿七八岁的模样,提了一篮干菜和一篮子萝卜。

     见这么早就有生意,两人都不怯场,该干活干活。

     庄户汉子干惯了活,行惯了路,饭量都不小,一碗馄饨或一碗面根本吃不饱。

     驴队有人取了干粮包袱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两块糙米饼子,就着碗里剩的热汤下肚。

     驴队有干粮,也带了锅灶和米面干菜,有两个汉子会些厨艺,充作了伙夫。

     这一路从燕秋府过来,都是找地方起灶火,自己做些热汤热饭,比买着吃要省钱。

     但这两个伙夫到底不是厨子,手艺只比其他人强上一些,眼下能吃碗热腾腾又喷香的馄饨,实在是解馋。

     一顿饭还没吃完,街口又传来些动静,一开始只是匆匆的脚步声,却忽有女人的哭喊声响起。

     “你把他给我、给我!” 哭声凄惨,无论驴队还是摊主一家,不由得转头望去。

     “唉!”有男人重重的叹息声响起。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