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首页
,对她而言算不上意外,甚至等的就是这一刻。

    镇国大长公主的行事作风都有迹可循,再加上她信重法显禅师,而法显是个表面德高望重、淡泊名利,实则极其贪财的假高僧,有些事就有了暗地筹谋的余地。

     到如今,一切正在往她预期的方向前行。

     ** 夏家公子是这两天秦夫人才看中且有意定下的。

     佥都御史官职说不上高,也决计不低了,加上夏家家风好、有不纳妾的习俗,让秦夫人十分满意。

    她旁敲侧击一番,听说夏家幼子两年前曾在宴会上见过清蕴,自此一见倾心,更是高兴,所以想促成这桩婚事。

     郑氏这会子来提齐国公府,当场被她狠骂了顿,“老大办事不谨慎被人抓了错处,你非觉得是那边使绊子。

    官场上的事,什么时候要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去维系了?” “娘,您先别气,我也是替清蕴着想。

    世子寿数的问题,殿下那边金口玉言,说经过这些年调养,已好了许多,绝不会欺骗我们。

    哪个姑娘不想嫁更好的郎君?清蕴既然能答应考虑,心底也是意动的。

    ”到了秦夫人这儿,郑氏又是一套说法,“听说陆家那边也盯着清蕴的婚事呢,难道他们还有本事越过国公府不成?” 但无论她怎么舌绽莲花,在秦夫人这儿都没什么用。

     真正让秦夫人惊讶的是清蕴竟会答应,不由想,她把夏三夸得绝无仅有,这孩子都还是寻常模样,不说好,也不说不好。

    应下郑氏,到底是被诓骗了,还是确实对齐国公世子有意? 左思右想,秦夫人不知如何是好,便在王贞归府后提起了这事。

     清蕴的外祖父王贞官拜礼部尚书,称得上位高权重,但他奉行以和为贵,从不摆官架子,对家人、同僚、百姓都是一副随和模样,甚少与人生龃龉。

    有人道他整日笑眯眯的,像个滑不溜的老狐狸。

    即使这段时间在朝堂上履遭针对,他面上依旧平和,看不出半点急躁。

     听完秦夫人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话,王贞抚须,“这阵子齐国公心情大好,偶尔会带世子赴宴。

    我观其虽不健硕,但也无沉疴之态,许是确实大好了。

    ” “如此,你也赞成?”秦夫人狐疑,“你莫不是也认为朝堂上那些事和这有关,准备拿清蕴消灾?” “夫人未免把我想得太无用了。

    ”王贞失笑,“如今朝堂由柳阁老、齐国公、司礼监分权而治,以我和老大不偏不倚的作风,遇到这些事并不稀奇。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同李世子打过几回交道,他担得起君子二字,可为佳婿。

    ” 还道:“夫人,猗猗已经十六,你既信她能独自掌管好几家商铺,为何不信她有自己的择婿之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