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大爷,用早饭了。
”
谭廷的考问暂停,不满的目光从谭建身上暂时收了回来。
谭建大松了口气,连番给项宜投去感恩神色。
要不是大嫂,他今天得死在这......
一家人聚齐不易,吃得倒也热闹。
项宜与这热闹并不怎么相融,不知是不是昨日在风里坐久了,着了寒气,今日头脑有些胀热。
不过赵氏昨日的头痛未消,项宜伺候着她用了半程饭,最后才坐下吃了半碗粥。
饭后,谭廷暂时留下有话要同赵氏说。
多半是世家之间的事。
他没让项宜留下,项宜自也无意去听,揉了揉发胀的额头,去料理他带回来的诸多物什。
三年前,谭廷中了进士之后,选馆入翰林做了庶吉士。
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庶吉士正是翰林的一种。
谭廷十九岁中进士,是本朝最年轻的进士,之后顺利入选庶吉士,可谓前途无量。
如今谭廷结束了在翰林院的观政,接下来便是正式做官。
有林氏这门显赫的姻亲在,之后谭廷正式授官,必是京中紧要差事。
因而此番返乡带回来的东西不多,可见之后仍会继续返回京城。
这样算来,他拢共在家的时间也不过两三月而已。
项宜有条不紊地指挥人收拾箱笼,将谭廷随身用物件放入房中,剩余的便是带回来给众人的,如给赵氏的燕窝、给谭蓉的各种玩意、给谭建的书和墨,以及各种木料香料等等。
乔荇却发现一个没有归属的红木箱子。
她打开一瞧,忍不住“呀”了一声。
“夫人快看,好鲜亮啊!”
项宜这才走过去,看到箱子里竟然是上好的毛料。
尤其最上面放置的,是一块暗红色的狐狸皮,水亮光滑,映着雪天过后刚露出的太阳,极其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