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考大学了,而她一下子考上了,成了一个大学生,那该多好!
那封信里,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等你愿意告诉我的时候,再告诉我”,这句话,当时读的时候没怎么在意,现在再读,就觉得好像他还在等她一样,因为他想她告诉他,他在等着她告诉他。
想到这些,她就好想去西村坪看山楂花,说不定就能在大妈家碰见他,说不定他会陪她去看山楂花,她就告诉他生气的原因,他就向她解释,说他没有未婚妻,是大嫂搞错了。
但那是个学徒工一个月工资才18块钱的年代,花五、六块钱的路费去看山楂花,对她这样的穷人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
再说,也没有时间。
再说,他自己也说过他答应娶他爸爸上司的女儿为妻。
再说,他还牵过那个女孩的手。
五月底的一个星期天,天气很好,静秋起得比较早,想把家里的床单洗洗,下午还要跟姚主任学扎针灸。
她刚打开门,就发现几个小男孩嗖地从她家门前跑掉了。
她懒得去追,因为她家门前也没什么东西可偷可拿可破坏的,最多把她门前一张旧课桌里放的几双旧鞋偷跑。
如果那些鞋不是旧到了极点,她也舍不得放在门外。
她溜了一眼那张旧课桌,不由得大吃一惊,那桌上放着一个玻璃瓶子,里面插着一束花,红红的,还有绿叶。
瓶子已经倒在课桌上,里面的水正滴滴哒哒地往外流。
有一枝花已经被人从瓶子里抽了出来,扔在地上,估计就是刚才那几个小孩干的。
可能他们看见了这束花,就想偷一枝,刚抽出来,她就出来了,所以他们扔了花跑掉了。
她愣了片刻,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山楂花,她见过桃花、梅花、映山红,但这都不是,那花的颜色跟老三买的毛线的颜色很相近,只能是山楂花了。
那就是说老三今天来过了,给她送山楂花来了。
也许这些天,老三等她去西村坪看山楂花,但她没去,所以他自己摘了一些山楂花,送到她家来了。
但是他怎么会知道她家住哪里呢?她想起她第一次见到他时,他说过的一句话:“想告诉你,总归是有办法的。
”看来他以前是干侦察兵的。
她的心砰砰乱跳,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什么。
她把那玻璃瓶装满了水,把花插好,放到她床边的小课桌上,盯着那花看了好一阵,觉得心里甜甜的:他还记得我,还记得我想看山楂花,他跑这么远的路,就为了把山楂花给我送来。
她甜蜜了一小会,就想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会不会同时还留了一封信在花旁边?按说他应该放一点什么表明他身份的东西吧?不会这样不声不响地放束花就走了。
如果他是放了一封信的,那么信到哪里去了呢?
她家门前就像市里的解放路一样,是学校最热闹的地方。
全校只有两个自来水龙头,都在静秋那栋房子旁边,她对面又是学校食堂的后门,到食堂打水打饭的人要从那里过,到水管来洗衣服、洗菜、提冷水的人也一眼就能看见她家门口那张桌子。
她不寒而栗,想起了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
那时她家隔壁住的就是她初中的班主任,叫傅羲,L师大毕业的,听说文革初期在L师大是个非常活跃的造反派,很会整人。
后来造反派失宠,他被分到比较边远的K市八中来了。
但他造反的劲头丝毫没减,总是很积极地参与整人。
傅羲是教数学的,对静秋的数学才能很赞赏,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