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章

首页
义愤填膺,或是争个面红耳赤。

     果不其然,才小半个时辰,几杯水酒入喉,便有人聊起恩科上的见闻。

     “从皇上登基之日起,南面便不太平。

    黄册迟交不说,反诗便不知写了多少。

    太后为着平息物议,今年从松江府、江宁府点上来的进士也比以往多,竟还选了女进士,你们都见过了吗?” “去玉堂署办差时见过一回。

    ”周怀仁笑说,“好个春梨绽雪的女诸葛。

    ” 他用的词虽雅,人人都听出话里话外的轻视之意。

     江止渊不由道:“阅卷都是糊名的,弥封未解开时,哪有人知道文章是女子写的。

    既然太后娘娘取她为一甲,定然是苏进士有真才实学。

    武周时上官家的女公子又有谁敢轻视?” 场面为之一静。

     江止渊感受到一道清冷的目光穿过众人,轻轻落在他的脸上。

     周怀仁被落了面子,顿时有几分不快,还未开口,便听得坐在首位上的张濯淡淡启口:“太后娘娘欲选侍读学士,怀仁觉得谁能胜任?” 周怀仁只得道:“自是曹岑。

    他是庐州曹氏出身,曹氏出了两位国公、一位勇毅侯,纵然如今不敌当年,但余威犹在。

    除了他,还有几位庶吉士,有甘州的刘黔龄、汪且真,他们都是出身簪缨望门的公子。

    ” 说罢,他又小心望向张濯:“张尚书以为呢?” 张濯略颔首,似是而非:“如怀仁所言。

    ” 周怀仁轻轻松了口气。

     这位未满而立的年轻尚书今日并未曾穿官服。

    一身长衣广袖,花犀束带上佩挂芙蓉玉。

     一如既往的澹然疏朗、琼洁峭拔,引得天下名士都甘心为他趋之若鹜。

     不知是不是周怀仁的错觉,数日不见,今日的张尚书更多了几分不符合年龄的孤决与苍凉。

     他眉心微蹙,目光沉郁。

    像是羁旅匆匆,尘满客袍,风霜满鬓。

     这样的张濯令他感觉陌生,又感到恐惧。

     一直到茶宴散场,张濯都没再说第三句话。

     江止渊有心想同张濯再攀谈一二,只可惜他被一群人众星捧月般簇拥在首座,一直不得空,江止渊只得先行一步。

     待他坐上马车行过一箭之地,车夫对他说:“驸马,张大人的马车停在前头。

    ” 江止渊有些激动地掀开车帘,一面下车对张濯拱手:“张大人。

    ” 张濯站在车前,目光落在江驸马脸上,宁静悠远,像是隔了匆匆十数年光景。

     日光如金,细碎斑斓。

     片刻后,他笑:“好久不见。

    ” 江止渊怔忪了一下,显然不知道自己与张尚书哪里来的交情。

    只好附和道:“是,还未来得及恭贺张大人入阁之喜。

    ” 张濯轻声谢过:“我今日来有一事相求,是关于苏进士的。

    ” 江止渊心中了然,猜想只怕是张尚书有了惜才之心,想要让自己帮苏进士投卷给夷陵公主,于是点头:“我自会上心,若苏进士过府,我自当助她一臂之力。

    ” “不。

    ”张濯轻轻摇头,“请江大人一定不要襄助她。

    ” 江止渊闻言一愣:“为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