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听后说:“原来这是姑娘的传家这宝,小生实在不知,不如你带我拜见尊父,我好将宝砚归还。
”
桃叶一听,泪水下来了,就把父亲重病在床,自己卖团扇为父亲看病的事儿简略地说了一遍。
男子沉吟了一下,突然取砚磨起墨来,然后在每一只团扇上都题了诗,写了字,并亲自叫卖起来。
也不知他有什么法力,好多人看了这团扇,一下子就哄抢而光。
男子把卖扇子的钱和身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交给桃叶,让她赶快回家替父亲看病。
桃叶满怀感激,但她并没问这个男人姓什么叫什么,只是在他温暖的目光中渐渐远去了。
话说桃叶回家之后,虽然为父亲抓了药,可父亲已经病入膏肓,没过多久就离她而去了。
剩下桃叶孤苦零丁。
哪知祸不单行,父亲刚病逝,桃叶自幼定过亲的那个男的又突然夭折。
男家要捆绑她葬婚,也就是将她捆绑起来,放在墓旁边,任由野兽撕咬,听由命运安排。
也是桃叶的命大福大,大概更是由于某种隐约的爱情力量的主宰,桃叶终于在石碑上磨断绳子逃了出来。
桃叶辗转流离,又来到秦淮河的渡口边。
她带着希望在人群里张望,一下就看到了正河边洗砚的那个男子,他身边放着那方桃花砚,手里还有一把桃叶做的精致的团扇。
历尽沧桑的桃叶终于露出了微笑,因为她找到了她要找的人。
到这里,不要以为故事可以有一个完美的结局了,其实不然,桃叶只是笑了,她并没有走过去。
因为她知道,她和他之间,有着不可一道逾越的鸿沟。
因为她知道,这个帅气英俊、才华横溢,又古道热肠的男人是谁,所以她才觉得自己只能远远地看着他的身影微笑。
对于桃叶的顾虑,我们现代人可能不太理解。
人生到此凄凉地,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呢?况且,那个男的上次肯帮她,这次怎么可能又舍弃她呢?
这一点要特别交代一下,在魏晋时期啊,当时的社会自上而下流行着一条规则,而且是一条铁律,那就是有名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也就是整个社会分为士族和庶族两大阶层,这两大阶层是不能通婚的,这也是一个被全社会接受的理念。
尤其是士族阶层,如果谁要是与庶族阶层,也就是下层社会的人通婚,整个士族阶层就会群起而攻之。
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好像是一件很荒唐的事儿,或者我们很容易简单地把它理解为门当户对,事实上这要远比简单的门当户对的观念苛刻得多。
而这个男人,桃叶从他帮助自己卖团扇那一刻起,就已经知道他是谁了,他正是当世士族的代表,整个魏晋时期少有的大名士!而自己,一介孤寒女子,别说士族出身,连庶族都算不上,哪里能痴心妄想,能够得到那一段永远不可企及的爱情呢?
想到这儿,桃叶的目光黯淡了下来,她的微笑里也带着一丝凄苦的味道。
就在她转身想要离去的时候,那个丰神俊郎的男子在一回眸间,蓦然回首,看到了桃叶正在人群的阑珊处。
他的眼里放出异样的光芒来,在桃叶将要转身离去的那一瞬间,他站起身来,叫住了桃叶。
就这样,桃叶就在秦淮边的古渡旁把自己的悲惨遭遇告诉这个竟又在渡口边等着自己的男人。
两个人就这样旁若无人地坐在河边一番倾诉之后,终于彻底敞开了心扉,男子搀起桃叶的手,爽朗地说:“跟我回去吧,不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