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章

首页
关佳文没搭理她,转眸对梁冰说:“我就不去了,才上大一,去了也听不懂,听不懂我又要犯困。

    ” 梁冰点点头,“嗯,其实我也一样,但还是要去帮忙的。

    ” 按分配,梁冰承担了一些会务方面的琐碎工作,开场前,她再次确认过桌签摆放无误,和统筹的林眉打过招呼,才从台上走下来。

     周锡年提前留了礼堂中间的两个位置,和梁冰并肩坐在一起。

     会场声音嘈杂,他附到她耳边,详尽介绍唐仞,“唐总原本在国内首屈一指的化工企业二级公司当一把手,调回北江时刚好赶上硕博扩招,申请了秦老师的博士,去年才刚毕业,社会关系很硬,我现在的实习岗就是他帮忙安排的。

    ” 梁冰知道周锡年的重心根本不在科研上头,他读研只是单纯为提升学历,给以后职场的晋升增加筹码而已。

     “去年才毕业,那他跟我哥也算是同门了?”梁冰随意发散着问,她好像从来没听沈恪提过这个人的名字。

     尽管梁冰已经尽量克制,不总去回想关于沈恪的一切,但毕竟身处他曾经所在的环境里,就像有一根钢针杵在心底最深处时不时戳一下。

     “嫡亲师兄弟。

    ”周锡年偏过脸,凑近回答她,“连研究方向都一样。

    ” 硕博人才培养,越往上走专业分得越细,研究方向一样的话,他们应该会经常在一起开组会,做项目,参加同一个课题才对。

     秦毅的行政职务是实验室的主管领导,国内这类科研机构内部都是扁平化管理,实行项目制,里面的所有人虽然平时都互相称呼师兄师姐,但交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只有秦毅挂名指导并在各个环节签字审核的硕博们才算是真正的师出同门。

     像林眉和唐仞,于左左以及沈恪都是他的学生,程朗的导师则另有其人,至于燕雪舟,本科生的自由度就更高了,参与的课题多到数不清。

     梁冰若有所思,正想再问些什么,就看到燕雪舟正从礼堂侧门走进来,碰巧,他也看见了她,眼光碰在一起,她有些尴尬地转过头去。

     此刻临近开场,他已经算是来得很晚了,但前排陶颖旁边的座位还空着,她热情地朝燕雪舟招手示意,明显就是给他占的,梁冰本以为他会过去坐,却不知为何,燕雪舟最终只是随意在后排角落找了个位置。

     周锡年察觉,再次凑近问她,“怎么样了?” 梁冰知道他问的是燕雪舟,照实说:“正在想办法。

    ” “他很难搞,是吧?”周锡年有意无意朝后面看。

     梁冰没答,看到秦毅亲自将主讲人引至台上,便跟着大家一起作势鼓掌。

     唐仞四十出头,非常擅长把控讲座节奏,幽默风趣的同时带着点志得意满的优越感,偶尔穿插几句网络流行梗,逗得满堂大笑,气氛热烈活跃。

     如果关佳文来听这场,肯定不会像上次听院士讲座那样半小时不到就开始昏昏欲睡。

     吃快餐虽然管饱,也好吃,但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意思,梁冰找机会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出门时,眸光扫过燕雪舟所在的方向,那里空无一人,他早已不知所踪。

     明德大礼堂是历史沿革超过百年的建筑文物,黄墙绿瓦,海棠玻璃,隔三步垂挂一幅名人名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