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该听我方才教训你的话,赶紧把心思摆正,神智弄清,再休讲那些邪说妄行,好好读圣贤的经传,那便是我韩氏祖宗的好子孙,是我神明华夏的好百姓。
将来应试成名,荣耀祖宗,还是小事,我还望你能够助成我这番诩圣卫道的大事业咧。
是非去取,你自己审择而行吧。
”说了这话,也不再取那信,气吁吁地走了。
湘子当夜草成一封长禀,内述自己修道之志,并望将来叔父也能及早回头,免堕浩劫。
情词异常恳切。
写好之后,放在书室中,自己却悄悄地离了家门,竟去嵩山修道去了。
这边韩愈将湘子一顿痛斥,回到内宅,还是怒气不息。
他夫人间起缘由,韩愈把这事大略地说了一番。
夫人不觉埋怨道:“大伯去世,大房只此一子,大姆爱如珍宝。
从前大伯骂他几句,大姆还要啼啼哭哭地闹个不休。
如今你将他这般训斥,这孩子有些呆性,他在这两年中,和那位吕师父,真是顷刻不离,万分亲热。
每逢放学回来,见了人,常论说他这位师父真是大罗天仙,说得那么有神通,那么好学问。
自己从他读书,将来稳稳也可成仙。
还说什么叔父虽然有功儒教,但他前生乃是灵霄殿上有职的仙人,将来少不得仍要归入道门。
到了那时,还得他来引你入道呢。
这等话,我们是听得很久了。
大家都当他是孩子的话,哪个去理会他?直到今年以来,才见他有许多事情,确实做得奇怪。
他会平地升空,游行云雾之中;又能钻身入地,瞬息不见。
据说,这些都是那位师父传授他的。
可这算不得什么,不过是神仙的一种小玩艺儿罢了。
于真正性命之学,和不老长生之术,金丹大道之用,是没有多大关系的”夫人说到这里,把个韩愈听得更加着急顿足拍案而起,反把夫人训斥了一顿,说她不该隐匿至今,养成他的劣性。
这一顿骂,倒把夫人要劝的话堵得说不下去了。
韩愈心中想道,这孩子年纪究竟还小,受了这顿教训,好在他那师父又走了,今后还得我自己费些精神,好好管教一番才好。
自己沉思了一会儿,因有公事,便出去了。
去不多时,忽得湘子出家的消息,这才把他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忙赶回家门。
家中已经闹得沸反盈天了。
此时的韩愈,几乎成为全家的矢的,弄得一位辅翼名教文起八代的一朝大儒,除挨讥受责、唉声叹气之外,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从此韩氏一家,便时时陷于悲戚忧苦之境。
直到三年之后,湘子托了一个乡人,寄回一封家信,大家才把重重的忧云,稍许拨开了些。
再过十余年,湘子得云房先生传赐《天罡美汇》一书,揣摩简炼,五年而通其大意。
适吕祖降临嵩山,命他下山点化叔父。
湘子道装打扮,驾云到了京师,回家拜母徐夫人。
夫人见了湘子,宛如天上掉下一个活宝。
湘子跪进丹药,母婶各一。
此时两位夫人都已五十余岁,衰弱多病,自服此丹,精神转健,比年轻时更好。
湘子见于叔父,韩愈还是一派盛气,问他在外学了些什么?湘子大略说了几句。
韩愈大怒,命人把他道衣剥了。
湘子绝不抵挡,由他们用力剥卸。
不料那件道袍好似生在皮外,粘附身体一般。
剥了半天,连带子也解不下来。
正在大吵,忽报圣旨下来,乃是天子因亢旱病民,派韩愈前去社稷坛祈雨。
韩愈不敢迟延,衣完而去。
湘子笑对母、婶说:“叔父这样求雨,便求个三年五载,也弄不到一些雨水。
”婶母却信他的道法,因说:“好侄子,既这么说,侄子可去帮助叔父,作些功德,也叫你叔叔可以相信你的道法,莫再和你作对,可不是好。
”湘子摇头笑道:“帮助叔父是侄子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