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老夫妇应当得子。
更五年,你可亲到蜀中访我。
”说罢,向外一指,即有彩云一朵冉冉而下,附于老子足下。
老子身登其上,所骑青牛也站在云端。
老子面放五明,身现金光,洞然十方,冉冉丹空,五色祥光,烛照遐迩。
尹喜叩头拜送,目断云霄,泣涕而起。
从此虔诵道德经,参悟其旨。
并通治国之道,要在与民清静无扰使人不知善恶,不愿兴亡,自然无为,以致郅治,行之数年,其效大著。
因就所见闻,编成西升记三十六章。
又于三年之间,修炼金丹。
更编关尹子一书。
书成而金丹亦成,恰好二十五年。
尹喜牢记老子所嘱,弃官舍宅,亲至西蜀,访寻青羊肆。
并没人晓得。
一连数天,尚无消息。
尹喜料定老子断无戏言,因耐心守候。
一天,闲行郊外,忽见一小童牵一青羊,亍而来。
尹喜大喜道:“仙师传谕,每含玄机,既有青羊,必得朕兆。
”因即上前为礼:“请问童子,此羊何来?牵去何用?”童子笑道:“说也好笑,我家老爷夫人,年逾百廿,生得一子,今才五岁,最爱这头青羊,数天前,羊忽不见,公子十分不悦。
老爷因此派人四出寻找,今才找得牵回家去,免得公子懊悔。
”尹喜听说,和老子临别所嘱一一符合,不觉大喜,忙说:“敢烦小哥寄一信与公子,说有故人尹喜求见!”童子听了,朝尹喜打量了一回,笑道:“我家公子今年才五岁,哪里跑出这么一位老朋友来!”尹喜笑道:“岂但老友,简直还是师生咧!”童子又笑道:“公子不曾上学,也没见你这位先生自己送上门来!”尹喜笑道:“不是这么说,你家公子是我的师父。
我便是你家公子的门生。
你要不信,可去公子面前说一声‘尹喜求见”看他怎么说法,你却再来见我。
”童子似信不信的带了尹喜回到家中。
把青羊交与公子。
公子大喜。
童子又把遇见尹喜,自称是公子学生前来求见,岂非笑话。
一句话说得家人都笑起来。
谁知公子一听此言,立刻整衣而起。
庄容说道:“不差,是有这人,快召他进来见我!”家人见了这副情景,十分疑惑。
公子一叠连声催那童子快去!童子只得出来,将话对尹喜说了,道:“公子着你进去!他这性子很怪,你莫惹了他,连累我们受气!”尹喜笑道:“我理会得。
”一步一拜进至内院。
那公子一见尹喜,立刻足现莲花,身裹彩云之中,变成十丈金身,光明如日,芬香四射,合家大为惊骇。
尹喜见了,已匍伏座下,口称:“弟子叩见师尊!”那公子温颜命起,回头见父母家人惊骇之状,因笑说:“我老君也。
太微是宅,真一为身,因五十年前曾许降生,特来了此夙因。
今俗缘已了,父母姐妹并一应家人均得随我升天,万劫不坏!”家人闻言,罗拜阶下。
老子命尹喜扶起父母,坐受众礼已毕,方对尹喜说:“前次你要跟我云游,我因你修身未固,俗缘未了,且初受经诀,未克成功,若匆匆随行,不但血肉之躯禁受不得,兼恐分汝身心,误汝学业。
如今看你炼气保形,已造真妙,面有神光,心结紫络,表金名于玄图,系玉札于柴房,气参太微,解形合真,足证你修道之勤,用心之苦,再将我《道德经》并你自作两书流传人世,亦有功劳。
今日在此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