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回 争意气二龙抢珠 闹上界玉帝求贤

首页
再来传谕时,不道两龙已知得罪于天,不敢再留,已逃至下界去了。

     玉帝重行出殿,召见各级仙官,正商议善后和剿捕之事。

    却有李长庚带来灌口二郎,率领全体兵将前来听命,并面奏:“微臣治下,也有老龙成妖,日前忽然施用妖术,移来土山一座,将灌口海面压住,改水为陆。

    夺天地造化之功。

    正拟发兵擒拿,恰被先事脱逃。

    现奉明诏逮捕孽龙,不知是否即是灌口之妖!”玉帝见说,自有一番慰问。

    即着率领本部天兵,下界讨逆。

    二郎奉旨去讫。

    玉帝见那殿角倾圮,庭柱歪斜,许多器具都是九洲四海之宝,被他们糟得不成模样,不由心中不悦。

    对那李长庚问道:“朕为诸天之主,乃万仙领袖,天庭之中,多少才能出众、法术精通之士,如何被这两妖横行无忌,如入无人之境,难道满朝仙吏,竟都没有赶得上两个小妖的吗?如此情形,往后下界畜生,稍有本领,都可任性横行,目无法纪,甚至朕这通明宝殿,也有一天被妖人魔鬼拆毁净尽,片瓦不存,那还成个什么样子!这三界之上,也用不着朕这有名无实的玉帝了。

    卿等看有什么法子,可以保得玉宇澄清,天庭安晏。

    其各抒怀抱,直言无隐。

    ”只见李长庚出班奏道:“久治则乱,乱则劫生,治乱安危,皆有定数。

    微臣前在八景宫,听老君和元始论劫,曾言今年通明殿上,当有小小灾变,微臣窃思上帝领袖万仙,主持劫运,纵有灾变,何能惹及道明,因此窃笑两位仙长所言之迂。

    疑事所必无,不复置念。

    不料如今却有此妖龙之祸,果应二仙之语,可见劫运之理,虽大圣上仙,明知其故,而无能避免。

    臣又闻老君预言,下界不久有洪水大灾,人畜淹没,数在亿万以上。

    幸有应运圣人业已降生人世。

    不久当膺下界圣主之命,出任首辅,将来即行治水之事,尔时水陆两界,重新订界限。

    陆上之事,自有人君治理,水中之事,须得两条有术有才的龙神,方能制治得下。

    已派他大弟子火龙、缥缈两真人,收度两条真龙,潜伏水底待时应召。

    ”又说:“两龙一雌一雄,还有姻缘之分,将来匹配夫妻,诞育龙种,以为东南西北、大小内外各海之主,辅助人君,受命上天,保得四海平安。

    妖精匿迹,虫鱼之类各遂其生。

    这事非常重大,所说莫非就是这两个怪畜所以有此本领。

    要是世间凡龙,休说道行毫无,只怕一个顽壳,还到不了中、上两界咧。

    微臣想,要知此事端的,只须前去请教老君祖师,必能晓得明白也。

    ”玉帝道:“话虽如此,想那两龙既为老君弟子所度,待诏治水,正该恭谨小心,预备应诏才是,怎敢如此妄为。

    即使劫数前定,而二龙负如此大罪,如何还能再予录用?岂不令天上群仙,笑朕赏罚不明吗?”长庚又奏道:“老君为众仙之祖,火龙、缥缈两真人为上界金仙,他们必知此中因果。

    微臣即去请问明白,却再奏闻。

    ”玉帝准禀,着速前去。

    又道:“治乱安危,虽关劫运,而登庸贤才,终是帝皇应分之事。

    朕观左右辅弼之臣,多非应变之才,此后拟培植人才,任用贤士,卿当为朕代询老君,可有此等才德仙人,请他保举上来,以备干城之选。

    即使一时不得其人,却应如何培养裁成之处,亦请他悉心指点。

    ”李长庚衔命出殿,驾云至八景宫,下落云头,见那宫殿情形,又和通明殿上不同,幽静非常,庄严无比。

    宫外奇花异草,怪鸟彩禽,不一而足,玩之不尽。

    长庚因奉有玉旨,不敢贪看景物,一步步向宫门急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