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回 瞿凤奴情愆死盖

首页
,教他莫要如此。

    凤奴被娘逼不过,只得起身梳洗,尚兀妆做半睡半坐。

    方氏才将瞿百舌所言说与,苦劝勉强顺从,休要累我。

    凤奴忿然作色道:“娘不见我与孙三郎所誓乎?言犹在耳,岂可变更。

    你自回去,莫要管我,我死生在此,决不相累。

    ”方氏见话不投机,即时要归。

    大娘子那里肯放。

    张监生又为着春来,苦苦坚留。

    到另设一间房户,安顿方氏住下,自己来陪伴凤奴。

    他意中以为母子盘桓日久,自然教道妥当,必非前番光景。

    谁知照旧不容亲近,空自混了一夜。

    衣服总都扯碎,到底好事难成。

    张监生大恨,明知为着情人,所以如此。

    次日即将凤奴锁禁空楼,分付使女辈日进三餐薄粥,夜间就在楼板上睡卧。

    方氏心中不忍,却又敢怒而不敢言。

    无颜再住,连忙作辞归去。

    张监生另送白银三十两,要了春来,浑身做起新衣,就顶了凤奴这间房户。

    分付家中上下,称为新姐。

    这岂不是: 打墙板儿翻上下,前人世界后人收。

     张监生做出这个局面,本意要教凤奴知得,使他感动,生出悔心。

    奈何凤奴一意牵系孙三,心如铁石,毫无转念。

    说话的,假如凤奴既一心为着孙三,何不速寻个死路,到也留名后世。

    何必做这许多模样,忍辱苟延?看官有所不知,他还是十六七岁的女子,与孙三情如胶漆,一时虽则分开,还指望凤波定后,断弦重续。

    不料得生出这瞿百舌,贪图重利,强为张氏纳聘。

    虽然势不能违,私自心怀痴想,希意张监生求欲不遂,必有开笼放鹦鹉之事。

    那时主张自由,仍联旧好,谁能间阻。

    所以方氏述瞿百舌退还母家之说,倒有三分私喜。

    为此宁受折磨,不肯即死。

    有诗为凭: 生死靡他已定盟,总教磨折不移情。

     傍人不解其中意,只道红颜欲市名。

     话分两头。

    且说孙三郎在家医治伤口,怎奈日夜记挂凤奴,朝愁暮怨,长叹短吁,一精一神日减,疮口难合。

    捱到年余,渐成骨立,愈加腐烂,自知不保。

    将家事料理,与儿子取了个名字,唤做汉儒,叮咛妻子,好生抚养。

    刘氏啼啼哭哭,善言宽慰。

    看看病势日重,他向妻子说了几句断话,又教邀过方氏一见。

    刘氏不敢逆他,即差个老妪,唤乘轿子去接。

    方氏闻说孙三病已临危,想起当日恩情,心中凄切,也顾不得羞耻,即便乘轿而来。

    彼此相见,这番惨伤,自不必说。

    孙三郎向怀中取出同心结,交与方氏道:“我今生再不能复见凤姐矣,烦你为我多多致意。

    ”言讫,瞑目而逝。

    可怜刘氏哭得个天昏地暗,一面收拾衣衾棺木。

     方氏索性送殓过了,方才归家。

    思量女儿被张郎锁禁空楼,绝无音耗,不知生死如何。

    须去看个下落,也放下了肠子。

    唤个小船,来到唐栖。

    张监生即教春来出来迎接,方氏举目一看,遍体绮罗,光彩倍常,背后倒有两个丫头随侍。

    问起女儿,却原来依旧锁禁楼上。

    方氏此时心如刀割,嗟叹不已。

    见过了张郎夫妇,即至楼上看凤奴时,容颜憔悴,非复旧时形状。

    母女抱头而泣,方氏将同心结付还,说孙三病死之故,凤奴不觉失声大恸。

    方氏看了女儿这个景状,分明似罪囚一般,终无了解。

    私地埋怨春来说:“你今既得时,也须念旧日恩情,与他解冤释结,如何坐视他受苦。

    ”春来道:“我怎敢忘恩负义,不从中周全。

    怎奈相公必要他回心转意,凤姐执迷不允。

    每日我私自送些东西上楼,却又不要,教我左难右难。

    这几时我再三哀求,已有放归的念头,娘可趁此机会,与相公明白讲论一番。

    待我在后再撺耸几句,领回家去罢。

    ” 方氏得了这个消息,到次日要与张监生讲话。

    正遇本图公正里甲,与张监生议丈量田地。

    方氏走到堂中,向各人前道上万福,开言道:“列位尊官在座,我有不知进退的话,要与张相公说知,讨个方便。

    多承张相公不弃我女凤奴,聘来为妾。

    或是我儿到了你家,有甚皂丝麻线,落在你眼里,这便合应受打受骂受辱,便是斫头也该。

    然也须捉奸捉双,方才心服。

    若未入门时,先有些风声,你便不该娶了。

    或是误于不知,娶后方晓得平昔有甚不正气,到家却没其过失,这叫做入门清净,要留便留。

    若不相容,就该退还娘家,何故无端锁禁楼中,如罪囚一般,此是何意?磨折已久,如今奄奄有病。

    万一有些山高水低,我必然也有话说。

    常言死人身边自有活鬼,你莫恃自家豪富,把人命当做儿戏。

    ”众人听了此话,齐道:“大娘言之有理。

    张相公你若用他,便放出来,与他个偏房体面。

    若不用他,就交还他去,但凭改嫁,省得后边有言。

    ”张监生心里已有肯放去的念头,又见方氏伶牙俐齿,是个长舌妇人,恐怕真个弄出些事来,反为不美。

    遂把人情卖在众人面上,便教开了楼门,唤出凤奴,交还方氏领去。

    方氏即就来船,载归王江泾。

     过了月余,方氏对凤奴道:“儿,你今年纪尚小,去后日子正长。

    孙三郎若在,终身之事可毕。

    他今去世,已是绝望。

    我在此尚可相依,人世无常,倘若有甚不测,瞿门宗族,岂能容你。

    那时无投无奔,如之奈何。

    况春花秋月,何忍空过,趁此改图,犹不失少年夫妇。

    ”凤奴闻言大怒,说道:“娘,你好没志气!前既是你坏我之身,只谓随他是一马一鞍,所以虽死无悔。

    今孙三郎既死,难道又改嫁他人。

    既要改嫁,何不即就张郎。

    我虽不指望竖节妇牌坊,实不愿做此苟且之事,学你下半截样子。

    ”言罢,放声长号。

    倒使方氏老大没趣,走出房门。

    凤奴解下结胜同心带,自缢梁间。

    及至方氏进来看见解救时,已不知气断几时了。

    痛哭一场,买棺盛殓。

    欲待葬在瞿滨吾墓旁,嗣子不容。

    欲待另寻坟地,嗣子又不容久停在家。

    方氏无可奈何,只得将去火化。

    尽已焚过,单剩胸前一块未消,结成三四寸长一个男子。

    面貌衣摺,浑似孙三形像,认他是石,却又打不碎。

    认他是金,却又烧不烊。

    分明是: 杨会之捏塑神工,张僧繇画描仙体。

     那化人的火工,以为希奇,悄地藏过,不使方氏得知。

    这也不在话下。

    自古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同时死。

    可煞作怪,孙三郎先死多时,恰好也在那日烧化。

    他家积祖富足,岂无坟茔,也把来火化。

    原来孙三郎自从死后,无一日不在家中出现,吓得孤孀子母,并及家人伴当,无一人不怕。

    只得求签问卜,都说棺木作耗,发脱了出去,自然安静。

    刘氏算计要去安葬,孙三郎夜托一梦,说自己割坏人道,得罪祖宗,一陰一灵不容上坟,可将我火化便了。

    刘氏得了这梦,心中奇怪,也还半信半疑。

    不道连宵所梦相同,所以也将来焚化。

    胸前一般也有一块烧不过的,却是凤奴形状。

    送丧人等,无不骇然。

    刘氏将来收好,藏在家中。

    那送丧之人,三三两两,传说开去。

    焚化凤奴的火工闻知,袖着孙三小像,到来比看。

    刘氏一见,大是惊诧。

    孙三儿子汉儒,年纪虽幼小,孝出本心,劝娘破费钱钞,买了此像。

    做起一个小龛子,并坐于中,摆列香烛供奉。

    但见: 孙三郎年未三十,遍体风情。

    手中扇点着香罗,却是凋腔度曲,但是髭须脱落,浑如戴馄饨帽的中官。

    瞿凤奴不及两旬,通身娇媚。

    同心结系在当胸,半成遮奶藏阄,只见绣带垂肩,分明欲去悬梁的妃子。

     一时传遍了城内城外,南来的是唐栖镇上男女,北来的是平望村中老幼。

    填徒塞巷,挨挤不开。

    个个称奇,人人说怪。

    正当万目昭彰之际,忽然狂风一阵,卷入门来。

    只见两个形像,霎时化成血水,这方是同心结的下稍,真正万古希罕的新闻。

    嘉靖年初,孙汉儒学业将就,做一小传以记。

    后来有人作几句偈语忏悔,偈云: 是男莫邪一一婬一一,是女莫坏身。

     欺人犹自可,天理原分明。

     不信魔登伽,能摄阿难一精一。

     地狱久已闭,金磐敲一声。

     豁然红日起,万方光华生。

     同心一带结,男女牵幽魂。

     一为自宫汉,一为投缳人。

     轮回总能转,何处认前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