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回 卢梦仙江上寻妻

首页
下帷三年。

    等到后科,中了回去,还遮了这羞脸。

    ”意欲寄封家信回去,又想一想:“父亲是不耐静的,若写书回去,一定把与人看,可不一般笑话。

    索性断绝书信,到也泯然无迹。

    大凡读书人最腐最执,毋论事之大小,若执定一念,任凭你苏秦张仪,也说他不动,金银宝贝,也买他不转。

    这卢梦仙只为出门时说了这几句愤气话,无颜归去,也该寄书安慰父母妻子,知个踪迹下落。

    他却执泥一见,连书信也绝了,岂非是一团腐气。

     梦仙寻了西山一间静室,也不通知朋友,悄地搬去住了。

    这西山为燕都胜地,果然好景致。

    怎见得,但见: 西方净土,七宝庄严。

    莲花中幻出僧伽,不寒不暑;懈慢国转寻极乐,无古无今。

    燕子堂前,总是维摩故宅;婆罗树下,莫非长者新宫。

    息舟香阜,悟得寿无量,愿无量,相好光明无量。

    怅别寒林,还思小乘禅,大乘禅,野狐说法乘禅。

    庐峰惠远和泉飞,莲社渊明辞酒到。

    广开十笏,遍置三田。

    如来丈六金身,士子三年铁砚。

    方知佛教通儒教,要识书堂即佛堂。

     卢梦仙到了西山,在菩萨面前,设下誓愿,说:“若卢梦仙不得金榜题名,决不再见江东父老。

    ”自此闭关读书,绝不与人交往。

    同年中只道他久已还家,那里晓得却潜居于此,这也不在话下。

     且说卢南村眼巴巴望这报录人来,及至各家报绝,竟不见到,眼见得是不曾中了。

    那时将巴中的念头,转又巴儿子还家。

    谁知下第的举人,尽都归了,偏是卢梦仙信也没有一封。

    南村差人到同年家去问,俱言三场后便不见在京,只道先已回了。

    南村心里疑惑,差人四处访问,并无消耗。

    有的猜摸道:“多分到那处打秋风,羁留住了。

    须有些采头,然后归哩。

    ”因这话说得近理,卢南村将信将疑。

    又过了几日,忽地有人传到一个凶信,说卢梦仙已死于京中了。

    这人原不是有意说谎,只因西安府商州,也有个举人卢梦仙,会试下第,在监中历事身死,错认了扬州卢梦仙。

    以讹传讹,直传到卢南村家来。

    论起卢南村若是有见识的,将事件详审个真伪才是。

    假如儿子虽死,随去的家人尚在,自然归报。

    纵或不然,少不得音信也有一封,方可据以为准。

    这卢南村是个不通文理的人,又正在疑惑之际,得了此信,更不访问的确,竟信以为真。

    那时哭倒了李妙惠,号杀了骆妈妈。

    卢南村痛哭,自不消说起。

     连李月坡也长叹感伤,说:“可惜少年英俊,有才无寿。

    ”与南村商议,女婿既登乡榜,不可失了体面,合当招魂设祭,开丧受吊。

    料想随去的家人,必无力扶榇回乡,须另差人将盘缠至京,收拾归葬。

    卢南村依其言语,先挂孝开丧,扶榇且再从容。

    卢家已是认真,安有外人反不信之理。

    自此都道卢梦仙已死,把南村一团高兴,化做半杯雪水。

    情绪不好,做的事件件不如意,日渐消耗。

    更兼扬州一带地方,大水民饥,官府设法赈济,分派各大户,出米平粜。

    卢南村家事已是萧条,还列在大户之中。

    若儿子在时。

    还好去求免,官府或者让个情分。

    既说已故,便与民户一般。

    卢南村无可奈何,只得变卖,完这桩公事。

    哪知水灾之后,继以旱蝗疫疠,死者填街塞巷,惨不可言。

    自大江以北,淮河以南,地上无根青草,树上没一片嫩皮。

    飞禽走兽,尽皆饿死。

    各人要活性命,自己父母,且不能顾,别人儿女,谁肯收留。

    可惜这: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去吹箫。

     那时卢南村家私弄完,童仆走散。

    莫说当大户出米平粜,连自己也要吃官米了。

    李月坡本地没处教书,寻得个凤一陽一远馆,自去暂度荒年。

    尝言人贫智短,卢南村当时有家事时,虽则悭吝,也还要些体面。

    到今贫窘,渐渐做出穷相形状,连媳妇只管嫌他吃死饭起来。

    且又识见浅薄,夫妻商议道:“儿子虽则举人,死人庇护活人不得。

    媳妇年纪尚小,又无所出,守寡在此,终须不了。

    闻得古来公主也有改嫁,命妇也有失节,何况举人妻子。

    不如把他转嫁,在我得些财礼,又省了一个吃死饭的。

    媳妇又有所归,完了终身,强似在此孤单独自,熬清守淡,岂非一举两得。

    且此荒歉之时,好端端夫妇,还有折散转嫁,各自逃命。

    寡妇晚嫁,是正经道理,料道也没人笑得。

    ”骆妈妈道:“此正是救荒之计。

    但媳妇平昔虽则孝顺,看他性子,原有些执拗,这件事不知他心里若何。

    如今且莫说起,悄悄教媒人寻了对头。

    那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送他转身,那时省了好些口舌。

    ”卢南村连声道是,暗地与媒婆说知。

    那些媒婆中,平昔也有曾见过李妙惠的,晓得才貌贤德兼备,即日就说一个富家来成这亲事。

     你道这富家是何等样人?此人姓谢名启,江西临川人。

    祖父世代扬州中盐,家私巨富,性子豪爽。

    年纪才三十有余。

    好饮喜色,四处访觅佳丽。

    后房上等姬妾三四十人,美婢六七十人,其他中等之婢百有余人。

    临川住宅,屋宇广大,拟于王侯。

    扬州又寻一所大房作寓。

    盐艘几百余号,不时带领姬妾,驾着臣舰,往来二地,是一个大挥霍的巨商,会帮衬的富翁。

    今番闻得李妙惠又美又贤,多才多艺,愿致白金百两,彩币十端,娶以为妾。

     卢南村听说肯出许多东西,喜出望处。

    与骆妈妈商议了几句言语,去对李妙惠说道:“娘子,你自到我家,多感你孝顺贤惠,不致把我夫妻怠慢。

    我儿子中了举人,只指望再中个进士,大家兴头。

    那里说起,中又不中,连性命也不得归家。

    我两个老狗骨头命穷,自不消说起。

    却连累你小小年纪,一般受苦,心中甚不过意。

    因此商量,不如趁这青春年少,转嫁一人,生男育女,成家立业,岂不强似在此熬清受淡。

    恰好有个盐商,愿来结亲。

    今与娘子说明,明日便送礼来,后日过门。

    房户中有甚衣饰,你通收拾了去,我决不要你一件。

    ” 李妙惠听了,分明青天中打下一霹雳,惊得魂魄俱丧,涕泪交流,说道:“媳妇自九岁结缡,十八于归。

    成婚虽则三载,誓盟已订百年。

    何期赋命不辰,中道捐弃,夫之不幸,即妾之不幸也。

    闻讣之日,即欲从殉。

    一则以公姑无人奉养,欲代夫以尽温凉;二则仆人未归,死信终疑,故忍死以俟确音。

    倘果不谬,媳妇当勉尽心力,承侍翁姑。

    百年之后,亦相从于地下,是则媳妇之志也。

    何公姑不谅素心,一旦忽生异议,不计膝下之无人,乃强媳妇以改适?然未亡人虽出寒微,幼承亲训,颇知书礼,宁甘玉碎,必不瓦全。

    再醮之言,请勿启齿。

    如必欲媳妇失节,有死而已。

    ”说罢,号恸不止。

     卢南村只知要这百金财礼,那里听他这些说话,乃道:“娘子,你有志气,肯与我儿子守节,看承我两人,岂不知是一片好意,一点孝心。

    但我今时家事已穷,口食渐渐不周,将什么与你吃了,好守孤孀。

    况且如此荒年,哪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没奈何也想出这个短见,劝你勉强曲从。

    待我受这几两财礼,度过荒年,此便是你大孝了。

    ”妙惠听了,明白公姑只贪着银子,不顾甚么礼义,说也徒然。

    想了一想,收了泪痕,说道:“公婆主意已定,怎好违逆,只得忍耻再嫁便了。

    但明日受聘,后日成婚,通是吉日,哭泣不祥。

    媳妇有两件衣服,原是当时聘币,如今可将去,换些三牲祭礼,就今日在丈夫灵前祭奠一番,以完夫妇之情。

    ”卢南村见他应承,只道是真,好生喜欢。

    说道:“祭礼我自来备办,不消你费心。

    ”妙惠道:“还是把衣服去换来,也表我做妻子的真念。

    ”道罢,走回房中,取了两件衣服,交与骆妈妈。

    卢南村看了想道:“这衣服急切换东西,须要作贱。

    把来藏过,另将钱钞去买办。

    ” 此时妙惠已决意自尽,思量死路,无过三条。

    刀上死,伤了父母遗体;河里死,尸骸飘荡;不如缢死,倒得干净。

    算计已定,拈起笔来,写下一篇祝词。

    少顷,祭礼完备,摆列灵前,妙惠向灵前拜了四拜。

    上香陈酒已毕,又拜四拜。

    祝道:“孝妇李妙惠,矢心守志,奈何公姑不听,强我改适。

    违命则不孝,顺颜则失节。

    无可奈何,谨陈絮酒,叩泣几筵。

    英灵不昧,鉴我微忱,芜词上祝,去格来歆。

    ”取出祭文,读道: 惟灵蚤慧,词坛擅名。

    弱冠鹊起,秋风鹿鸣。

     奋翮南宫,锻羽北溟。

    文星昼殒,泉台夜扃。

     彼苍胡毒,生我无禄。

    幼失恃屺,惟亲育鞠。

     伉俪君子,琴瑟雍穆。

    中道永违,遗我茕独。

     死生契阔,音容杳绝。

    罹此百忧,五内摧裂。

     涕泗滂沱,泪枯继血。

    自矢柏舟,荼苦甘啮。

     高堂不怿,强以失德。

    之死靡他,我心匪石。

     长恨无穷,铭腑刺骼。

    天地有终,捐躯何惜。

     英魂对越,与君陈说。

    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来则冰清,去则玉洁。

    长辞尘世,倘徉泉阙。

     呜呼哀哉,惟灵鉴彻。

     读罢祭文,又拜四拜,焚化纸钱,放声号哭一场。

    哭罢,又请卢南村老夫妻坐下,也拜四拜,说道:“自今之后,公婆须自家保重,媳妇已不能奉侍了。

    ”卢南村道:“娘子,这事我原不得已而为之。

    你到谢家,若念旧日情义,常来看顾我,也胜似看经念佛。

    ”李妙惠含糊答应,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