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窍中皆有金玉。
其余器物皆朽烂不可别。
唯玉蟾蜍一枚。
大如拳腹。
空容五合水。
光润如新。
王取以为书滴。
幽王冢甚高壮。
羡门既开。
皆是石垩。
拨除丈余深。
乃得云母。
深尺余。
见百余尸踪横相枕借。
皆不朽。
唯一男子。
余皆女子。
或坐或卧。
亦犹有立者。
衣服形色不异生人。
栾书冢。
棺柩明器。
朽烂无余。
有一白狐。
见人惊走。
左右击之不能得。
伤其左脚。
其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
来谓王曰。
何故伤吾左脚。
乃以杖叩王左脚。
王觉。
脚肿痛生疮。
至死不差。
太液池中。
有鸣鹤舟。
容与舟。
清旷舟。
采菱舟。
越女舟。
太液池西。
有一池名孤树池。
池中有洲。
洲上煔树一株六十余围。
望之重重如盖。
故取为名。
昆明池中。
有戈船楼船各数百艘。
楼船上建楼橹。
戈船上建戈矛。
四角悉垂幡旄旍葆麾盖。
照灼涯涘。
余少时犹忆见之。
韩嫣。
以玳瑁为床。
汉承周史官。
至武帝置太史公。
太史公司马谈世为太史。
子迁年十三。
使乘传行天下。
求古诸侯
续孔氏古文。
序世事。
作传百三十卷。
五十万字。
谈死。
子迁以世官复为太史公。
位在丞相下。
天下上计。
先上太史公。
副上丞相。
太史公序事如古春秋法。
司马氏本古周史佚后也。
作景帝本纪。
极言其短。
及武帝之过。
帝怒而削去之。
后坐举李陵。
陵降匈奴。
下迁蚕室。
有怨言。
下狱死。
宣帝以其官为令。
行太史公文书事而巳。
不复用其子孙。
皇太子官称家臣。
动作称从。
杜陵秋胡者。
能通
善为古隶字。
为翟公所礼。
欲以兄女妻之。
或曰秋胡巳经娶而失礼。
妻遂溺死不可妻也。
驰象曰。
昔鲁人秋胡。
娶妻三月而游宦。
三年休还家。
其妇采桑于郊。
胡至郊而不识其妻也。
见而悦之。
乃遗黄金一镒。
妻曰妾有夫游宦不返。
幽闺独处。
三年于兹。
未有被辱如今日也。
采不顾。
胡惭而退。
至家。
问家人妻何在。
曰行采桑于郊未返。
既还。
乃向所挑之妇也。
夫妻并惭。
妻赴沂水而死。
今之秋胡。
非昔之秋胡也。
昔鲁有两曾参。
赵有两毛遂。
南曾参杀人见捕。
人以告北曾参母。
野人毛遂坠井而死。
客以告平原君。
平原君曰。
嗟乎天丧予矣。
既而知野人毛遂。
非平原君客也。
岂得以昔之秋胡失礼。
而绝婚今之秋胡哉。
物固亦有似之而非者。
玉之未理者为璞。
死鼠未屠者亦为璞。
月之旦为朔。
车之辀亦谓之朔。
名齐实异。
所宜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