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一回 联新句山盟海誓 咏旧词璧合珠还

首页
王氏骂道:“你这般昧良心的作为,只怕官府被你瞒过,天却容你不得。

    即刻雷公电母来打死你了。

    ” 又听见像李十三打王氏,王氏越骂道:“你索性打死了我。

    我情愿死,不情愿做你那杀人贼的老婆。

    ” 又听见李十三恨恨之声,像拖了王氏,走出舱去。

    又听得“骨董”的一声,便满船嚷起来道:“那个落水了?”又听见李十三和船上水手人等,假意打捞,鬼混了一回,方才都歇息了。

     原来那王氏,倒是个好女子,李十三新娶在家,便带他出门,还不曾晓得丈夫是惯做这般贪财好色、放火杀人的行业。

    这夜李十三去夸张谋占辛娘的手段与他听,王氏方晓得嫁了匪人,十分懊恨。

    因此闹起来,也被李十三推落了水。

     次早开船南去,于路无话。

    不一日到了南京。

    李十三来在城中钞库街上,便雇只小船,载辛娘进了水西门,来到家中,引去见他母亲杨氏。

     杨氏只道儿子同媳妇回来,看见另又是一人,便问李十三:“我那媳妇呢?” 李十三道:“在清江浦溺水死了,这是另娶回来的。

    ” 杨氏叹息了几声,辛娘也不分辩。

    李十三便拉他同拜了杨氏几拜。

     李十三见辛娘肯认做他妻子,骨头轻得没四两重,倒懊悔在船上时,不再去缠他求合,白白打熬了几夜寂寞。

     当下巴不得晚,却怪那轮红日,像偏偏这天起来了不肯下去。

    日光才没,便追家里点灯。

    又连次催辛娘进房。

     辛娘到房中去,李十三便闭上房门,来扯他上床去,要干那事。

    辛娘把手推开笑道:“亏你二十多岁的男子汉,还不理会做夫妻规矩。

    乡下人合卺,也须是几杯薄酒浆,吃得糊涂了,方好成亲。

    似这般清清醒醒的,像什么样子。

    ” 李十三也笑道:“娘子说得不错,我倒忘记了。

    ”便开门出去。

    叫家下人备了酒肴,搬进房来,和辛娘对坐了吃。

     辛娘捧着酒壶,殷殷勤勤地劝。

    李十三心中快活,开怀畅饮,渐渐醉了,推辞道:“我吃不得了。

    ”辛娘那里肯听,又拿一只大碗,斟得满满的,含着笑去劝他。

     李十三不好坚拒,只得又接来做几口吃完。

    吃得酩酊大醉,眼都合将下来,脱了衣裳,先去倒在床上,催促辛娘也睡。

     辛娘故意挨延,收拾了杯壶器皿,吹灭了火,只说要净手,出房去到厨下,拿了把厨刀,回进房来。

    走到床边,黑暗里伸左手去摸那李十三脖颈。

     李十三还捧住了那条臂膊,道声:“好嫩滑。

    ”早被辛娘照着项上,用力切下一刀,却切不死,李十三痛极了,直坐起来喊道:“做什么?”辛娘又用力一刀砍去。

    李十三倒在床上,声息俱无。

    辛娘又瞎七瞎八乱砍了几刀,去摸他时,头已不在颈上。

     那杨氏的房就在间壁,睡梦中听得叫喊,惊了醒来,却不喊了,像在那里砍什么东西。

    放心不下,披了衣服走过来。

     见那房门还开着,却没有火。

    问道:“你们为什么房门都不闭了睡?方才喊甚的?”嘴里说,两只脚便走入去。

     辛娘听见杨氏来,心中道:正好,这老畜生平日间不晓得管儿子,放出去害人,我也杀他一家。

     便回身把刀劈面砍来,却砍低了些,砍着胸脯。

    杨氏嚷道:“怎便打起我来。

    ” 杨氏暗中不见,还只道谁打他。

    那刀砍得势重,把肋骨都砍断了几根。

    杨氏喊得那一句,就便跌倒晕去。

     辛娘又去地上,摸着他头,连砍几刀,也砍下来。

     那李十三有个兄弟李十四,睡在前面。

    听见杨氏叫喊,便赶进来。

    他家有几个丫头小使,也都走起。

    李十四见里面没火,又回了出去。

     辛娘怕人多了敌不过,原是打料死的,便把刀来自己颈上乱割。

    那刀连杀两个人,卷了口,割不入去。

    又见众人将次要来,心下着忙,便奔出去,开了前门走。

     恰遇着李十四,取了火进来,还不知道是什么缘故,也回身追出去。

    那些丫头、小使倒丢了里面,都赶出来看。

     前门正临着秦淮湖。

    辛娘到湖边,涌身一跳,早下水去。

    李十四忙呼众乡邻,相帮救起,却已死了。

     李十四见死尸身上,都是血迹,又不见他母亲、哥哥出来,便和众人同入内去,来到李十三房中。

    见他母亲杀死在地,哥子也杀在床上,惊得呆了。

     众人见桌上一个纸封儿,去拆开来看,有识字的念道: 妾中州史氏,小字辛娘。

    生十八,而归同邑宋大中。

    薄命不长,遭逢世变。

    奉翁姑而东走,由徐邳以南迁,固将舍彼乱邦,投兹乐土。

    讵意奸人伺隙,毒手横施,非因财以起念,实见色而生心。

    既挤我夫于巨泽,复倾二老于洪波。

    一门俱已没矣,贱妾独何生为。

    顾念仇仇犹在,泉壤难甘,用忍须臾之死,以快报复之怀。

    仁人君子,幸鉴妾心。

     原来这一纸,是辛娘在船里时便写下的。

    当下众人都赞叹道:“天下难得有这样烈性女子,真个是谢小娥再世了。

    ” 再到辛娘身上去搜检,见里面衣裤,都用针线密密缝着。

    又知道是未被奸贼玷污的。

    大家赞个不住。

     李十四见杀了他母亲、哥哥,也要把辛娘尸首残害。

    却是众人不依,就连夜扛抬去,寄在尼庵里。

     天明了,合城的人都来观看,赞辛娘面色,犹如活的一般。

    大家叹异,跪下去礼拜。

    施舍钱财与他殡葬的,一个早上就有上百银子。

    做头的替他办些金珠首饰,插戴了下棺。

    抬会葬在钟山脚下。

    好事的又做些歪诗来赞他的贞烈,这且不题。

     却说宋大中,那日被李十三推下了水,随着滚滚的波流淌去,却撞着了一株枯树,是上水头冲下来的。

    便用手搿住,昂起头来,呕出了些吃下的水,顺水势打去,天明到了淮安。

     有一只小船看见,忙撑过去,救了起来。

    原来这小船,是本地一个财主,唤做陈仲文,老年得了个儿子,特在这急水湖里设下救生船做好事,保辅小孩长大的。

     宋大中问得明白,便到陈仲文处去拜谢。

    陈仲文见是异乡人,避乱下来,却又遇着匪人谋害,推他落水,十分怜悯,叫人把衣服与他换,又暖酒来压惊。

    宋大中不胜感谢。

     陈仲文的老来子,已有八岁,家中请位教书先生,新近死了,这缺还未曾有人补。

    当下见宋大中言谈温雅,是个旧家子弟,便要留在家做西席。

    一来怜他漂泊无依,二来要紧与儿子读书,也是一事两合。

     当下宋大中却推辞道:“晚生蒙老丈救了性命,又要收留课读,极承盛情。

    但晚生虽得再生,未晓父母妻子信息,放心不下,还要去沿途打听。

    倒只好虚老丈的美意了。

    ”陈仲文见说,也不好强他。

     正闲话间,见外面来报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