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真長辭焉。
仲祖元:「聊以充虛,何苦辭?」真長曰:「小人都不可與作緣。
」
52王修齡嘗在東山甚貧乏。
陶胡奴為烏程令,送一船米遺之,卻不肯取。
直答語「王修齡若饑,自當就謝仁祖索食,不須陶胡奴米。
」53阮光祿赴山陵,至都,不往殷、劉許,過事便還。
諸人相與追之。
阮亦知時流必當逐己,乃遄疾而去,至方山不相及。
劉尹時為會稽,乃歎曰:「我入,當泊安石渚下耳,不敢復近思曠傍。
伊便能捉杖打人,不易。
」
54王、劉與桓公共至覆舟山看。
酒酣後,劉牽腳加桓公頸,桓公甚不堪,舉手撥去。
既還,王長史語劉曰:「伊詎可以形色加人不?」55桓公問桓子野:「謝安石料萬石必敗,何以不諫?」子野答曰:「故當出於難犯耳。
」桓作色曰:「萬石撓弱凡才,有何嚴顏難犯!」
56羅君章曾在人家,主人令與坐上客共語,答曰:「相識已多,不煩復爾。
」
57韓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搖。
見諸謝皆富貴,轟隱交路,歎曰:「此復何異王莽時?」
58王文度為桓公長史時,桓為兒求王女,王許咨藍田。
既還,藍田愛念文度,雖長大,猶抱著膝上。
文度因言桓求己女婚。
藍田大怒,排文度下膝,曰:「惡見,文度已復癡,畏桓溫面?兵,那可嫁女與之!」文度還報溫云:「下官家中先得婚處。
」桓公曰:「吾知矣,此尊府君不肯耳。
」後桓女遂嫁文度兒。
59王子敬數歲時,嘗看諸門生樗蒲,見有勝負,因曰:「南風不競。
」門生輩輕其小兒,乃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子敬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遂拂衣而去。
60謝公聞羊綏佳,致意令來,終不肯詣。
後綏為太學博士,因事見謝公,公即取以為主簿。
61王右軍與謝公詣阮公,至門,語謝:「故當共推主人。
」謝曰:「推人正自難。
」62太極殿始成,王子敬時為謝公長史,謝送版,使王題之,王有不平色,語信云:「可擲著門外。
」謝後見王,曰:「題之上殿何若?昔魏朝韋誕諸人,亦自為也。
」王曰:「魏祚所以不長。
」謝以為名言。
63王恭欲請江廬奴為長史,晨往詣江,江猶在帳中。
王坐,不敢即言。
良久乃得及。
江不應,直喚人取酒,自飲一碗,又不與王。
王且笑且言:「那得獨飲?」江曰:「卿亦復須邪?」更使酌與王。
王飲酒畢,因得自解去。
未出戶,江歎曰:「人自量,固為難!」
64孝武問王爽:「卿何如卿兄?」王答曰:「風流秀出,臣不如恭,忠孝亦何可以假人!」
65王爽與司馬太傅飲酒,太傅醉,呼王為「小子」。
王曰:「亡祖長史,與簡文皇帝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儷二宮。
何小子之有?」
66張玄與王建武先不相識,後遇於范豫章許,范令二人共語。
張因正坐斂衽,王孰視良久,不對。
張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
范是王之舅,乃讓王曰:「張玄,吳士之秀,亦見遇於時,而使至於此,深不可解。
」王笑曰:「張祖希若欲相識,自應見詣。
」范馳報張,張便束帶造之。
遂舉觴對語,賓主無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