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復連榻坐客!」不坐便去。
杜請裴追之,羊去數里住馬,既而俱還杜許。
14晉武帝時,荀勖為中書監,和嶠為令。
故事,監、令由來共車。
嶠性雅正常疾勖諂諛。
後公車來,嶠便登,正向前坐,不復容勖。
勖方更覓車,然後得去。
監、令各給車,自此始。
15山公大兒著短□(巾合),車中倚。
武帝欲見之,山公不敢辭,問兒,兒不肯行。
時論乃雲勝山公。
16向雄為河內主簿,有公事不及雄,而太守劉准橫怒,遂與杖遣之。
雄後為黃門郎,劉為侍中,初不交言。
武帝聞之,敕雄復君臣之好。
雄不得已,詣劉,再拜曰:「向受詔而來,而君臣之義絕,何如?」於是即去。
武帝聞尚不和,乃怒問雄曰:「我令卿復君臣之好,何以猶絕?」雄曰:「古之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今之君子,進人若將加諸膝,退人若將墜諸淵。
臣於劉河內,不為戎首,亦已幸甚,安復為君臣之好?」武帝從之。
17齊王□(□內上八下口)為大司馬,輔政,嵇紹為侍中,詣□(□內上八下口)咨事。
□(□內上八下口)設宰會,召葛□(旗其換與)董艾等共論時宜。
□(旗其換與)等白□(□內上八下口):「嵇侍中善於絲竹,公可令操之。
」遂送樂器。
紹推卻不受,□(□內上八下口)曰:「今日共為歡,卿何卻邪?」紹曰:「公協輔皇室,令作事可法。
紹雖官卑,職備常伯。
操絲比竹蓋樂官之事,不可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業。
今逼高命,不敢苟辭,當釋冠冕,襲私服,此紹之心也。
」□(旗其換與)等不自得而退。
18盧志於眾坐,問陸士衡:「陸遜、陸抗是君何物?」答曰:「如卿於盧毓、盧□(王廷)。
」士龍失色,既出戶,謂兄曰:「何至如此,彼容不相知也?」士衡正色曰:「我父、祖名播海內,寧有不知,鬼子敢爾!」議者疑二陸優劣,謝公以此定之。
19羊忱性甚貞烈,趙王倫為相國,忱為太傅長史,乃版以參相國軍事。
使者卒至,忱深懼豫禍,不暇被馬,於是帖騎而避。
使者追之,忱善射,矢左右發,使者不敢進,遂得免。
20王太尉不與庾子嵩交,庾卿之不置。
王曰:「君不得為爾。
」庾曰:「卿自君我,我自卿卿;我自用我法,卿自用卿法。
」
21阮宣子伐社樹,有人止之,宣子曰:「社而為樹,伐樹則社亡,樹而為社,伐樹則社移矣。
」
22阮宣子論鬼神有無者。
或以人死有鬼,宣子獨以為無,曰:「今見鬼者,雲著生時衣服,若人死有鬼,衣服復有鬼邪?」23元皇帝既登阼,以鄭後之寵,欲捨明帝而立簡文。
時議者鹹謂:「捨長立少,既於理非倫,且明帝以聰明英斷,益宜為儲副。
」周、王諸公並苦爭肯切,唯刁玄亮獨欲奉少主以阿帝旨。
元帝便欲施行,慮諸公不奉詔,於是先喚周侯、丞相入,然後欲出詔付刁。
周、王既入,始至階頭,帝逆遣傳詔,遏使就東廂。
周侯未悟,即卻略下階。
丞相披撥傳詔,逕至御床前,曰:「不審陛下何以見臣?」帝默然無言,乃探懷中黃紙詔裂擲之。
由此皇儲始定。
周侯方慨然愧歎曰:「我常自言勝茂弘,今始知不如也!」24王丞相初在江左,欲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