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姓极力劝解乃已。
光绪辛卯冬,余客吴门,世经堂无恙,侯主人尚存,曾与余谈此事,形容当时忿争情状如绘。
洎甲辰再往访世经堂,则闭歇久矣,为之惘然。
忆余曩与半塘同客都门,夜话四印斋,有时论词不合,亦复变颜争执,特未至诟詈用武耳,往往指衣而别,翌日和好如初。
余或过晡弗诣,则传笺之使,相属于道矣。
时异世殊,风微人往,此情此景,渺渺余怀。
孝钦显皇后盛时,每逢由宫还海,文武百官跪迎,皆在西苑门外,唯总管太监李莲英,三品冠服,独跪于西苑门内。
远而望之,觉其宠异无比。
慈舆由宫还海,各官先在宫门外跪送,旋由间道驰赴西苑门跪迎,望见前驱卤簿,立刻雅雀无声,呼吸可闻,非复寻常之肃穆。
夹道笙簧,更觉悠扬入听。
迨驾过不数武,则跪者起,默者语,眼架镜,手挥扇,而关防车方络绎不绝也。
午门坐班典礼,犹沿前明之旧,告朔之饩羊耳。
各衙门堂派者皆资浅无乌布之员。
届时,齐集朝房,俟纠仪御史至。
传呼上班,则各设品级垫,盘膝列坐,纠仪御史巡视一周。
有顷,退班,各投递衔名而散。
考太医院医士亦用八股试帖,以楷法工拙为去取。
时人为之语曰:“太医院开方,只要字迹端好,虽药不对症无妨也。
”曩余在京时,值考试医士,题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闻取第一者之文有云:“知者何取于水,而竟乐夫水;仁者何取于山,而竟乐夫山。
”只此一卷最佳,通场无出其右。
咸、同间都门有斌半聋者,旗人,工篆刻,不轻为人作。
半聋不聋,意谓时人之言,太半不堪入耳,故以“半聋”自号,惜其名记忆不全。
稍后有宗予美官兵部主事,亦旗人,善诗词,亦工篆刻,品行端洁。
某大僚述职入都,夙有烟癖。
一日,召对候久,瘾作,不复可耐,商之内监,求可以御瘾者,吸烟非所望也。
监曰:“大人贵重,烟非吸奚可者。
即吸烟亦非难,顾赏赍何如耳。
”某出千金纸币示之。
监欣然曰:“重赏若斯,敢不勉效绵薄。
”遽导之,稍东北迤逦行,历殿阁数重,路极纡折,间不逢人,逢亦弗问,旋至一精室。
室中陈设及榻上烟具,悉精绝,监就榻半卧,为燃灯烧着。
烟尤精美,超越寻常。
大僚平日所御不逮远甚。
顷之,氤氲鬯满,精神焕然,亟付纸币,匆匆出。
中途问监曰:“汝曹所吸之烟与夫吸烟之室,何讲究一至于此?”监曰:“吾侪安敢有此?此室此烟,吸之者何人,大人若先知之,殆必不敢往矣。
”某闻之憬然悟,为之舌挢不下久之。
返至原候处所,心犹震悚不宁,幸未误召对。
盖驾山时刻早晏,监辈
诇之熟矣。
光绪己丑,太和门灾。
传闻内府貂皮、缎匹、铺垫各库皆在门之左近,历年库储,盗卖略尽。
值大婚典礼,需用各物,典守者惧罹于罪,因而纵火,希冀延烧灭迹。
此说未知确否。
尝见太和门之柱之巨,约计三四人不能合抱,即辇致薪苏,绕之三匝。
拉杂而摧烧之,未易遽◇尾。
乃以赤
票一怒,曾不一二时顷,顿成瓦砾之场,殆亦不尽关于人事矣。
每岁元旦,太和殿设朝,金炉内所爇香名四弃香,清微澹远,迥殊常品,以梨及苹婆等四种果皮晒干制成。
历代相传,用之已久,昭俭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