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有绝巧者,亦有奇拙者。
以“惨睹”二字,隐《四书》人名六,即唐诗一句:“襄阳回望不胜悲。
”此谜底不能有二。
按:《惨睹》,乃《千锺禄》院本之一出,演明建文帝出亡事。
虽据野史,近于不经,然词笔甚佳也。
此出情景,建文飘泊襄阳,回首南都,极伤心惨目之致。
原曲云《倾杯玉芙蓉》:“收抬起大地山河一担装,四大皆空相。
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
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
雄城壮,看江山无恙。
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
《尾声》:路迢迢,心怏怏,何处得稳宿碧梧枝上。
忽飘来一杵钟声,错听了野寺钟鸣当景阳。
”曩寓京师,一夕过某胡衕,见一家门首设有灯谜,亟下车观之,有人揭去一条。
其一去:“身为万乘之尊,还挑破铜烂铁担子。
”底《书经》一句:“朕不肩好货。
”余尝谓宋人词拙处不可及,此谜拙处亦不可及。
孝钦显皇后六旬万寿,内阁撰拟谕礼部敕书,有云:“爰从归政,始遂安贞。
萃五福于三辰,届六旬之万寿。
”呈稿于宗室相国。
麟曰:“贞字是孝贞显皇后尊谥,不可用。
”遽提笔改“荣”字,点金成铁,令人辄唤奈何。
向来撰拟文字以平正 矞皇为得体,字句稍涉奥衍,即在摈弃之列,本不容有佳构也。
孝钦显皇后万机之暇,留意风雅,精绘事,工吟咏,尤擅长试帖诗。
每岁春闱及殿廷考试,辄有拟作。
相传同治乙丑科会试,诗题“芦笋生时柳絮飞”,得“生”字,拟作云: 南浦篙三尺,东风笛一声。
鸥波连夜雨,萍迹故乡情。
又同治癸酉科考差,诗题“江南江北青山多”,得“山”字,拟作云: 雨后螺深浅,风前雁往还。
舍连春水泛,峰杂夏云间。
惜全首不传。
同治庚午科,济宁孙
考官例应驰驿,值秦蜀间盗氛未靖,改道溯荆湖西上。
由宜昌遵陆赴万县,山路绝险巇,有地名火风箭岭,尤斗峻无伦。
文恪肩舆竟于是倾跌。
舆夫后二人,坠崖致毙。
幸舆前有牵夫十六名,并力撑持,赖以不坠,舆前二夫亦幸免。
其后,顺德尝语人:“当时情形奇险,幸山神有灵,双手托住军机大臣,仅乃无恙。
”是夕驻节荒村,庖人无以为馔,于山家得一鸡,醢以煮粥,顺德食而甘之,自后非鸡粥不饱也。
姓名笔画最少者,同治朝,内阁中书丁乃一,三字只五笔,不能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