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如闻有妖书,约洪稚存同往,就请假观,则皆剽袭佛门福利之说,为诱胁箕敛计,并无悖逆字样,名册乃编造门牌底稿也。
时方隆寒,炉火甚炽,二公出其不意,遽杂烧之。
刑幕以白中丞,中丞坦然,事竟冰释。
嘉庆朝,四川简州牧宋霭若,佚其名。
有积案猾贼,不畏严刑,以不能得其实事,乃
贼无言,先作绝句二首。
再讯之,贼无言,继作五七律各一首;又讯之,贼无言,乃作短古一首。
贼竟无言,更作长七古一首,朗诵不已。
遂不复讯贼。
时漏已三转,役倦如醉,童痴如木,而贼不觉泣下,自言贼不畏严而畏清也,乃具言所事。
大兴舒立人作《折狱篇》,而为之序如此。
余意此案得其情实信有之,此贼殆意气豪迈者,静夜闻咿喔声,其为不可耐,有甚于桁杨刀锯,故不惜倾吐底里,藉免目前之◇厄,安所谓不畏严而畏清者,且公案吟诗,亦何与于清也。
钱塘陈退庵《熙道堂诗.题李香小影序》云:“丙寅冬日,梅庵宫保勘河云梯关,于安东行馆壁间得明李香小影,写在聚头扇面上。
长身玉立,着澹红衣,碧襦,白练裙。
图中梅树二,映以奇礓。
凭梅伫立,眉宇间有英气恨色。
”后署“辛卯四月,为香君写照”。
款曰“洛生”,印曰“马振”。
按:余澹心《板桥杂记》云:“李香身躯短小,肤理玉色,慧俊婉转,调笑无双,人名之为香扇坠。
”澹心赠诗,有“怀中婀娜袖中藏”之句。
此云身躯短小,彼云长身玉立,讵初时娇小,后乃苗条耶?辛卯香君年约十九二十。
柳如是劝钱牧斋殉节,牧斋不听。
牧斋卒,如是殉焉。
方芷生归杨龙友,劝龙友殉节。
陈退庵《秦淮杂咏》有云:“劝郎殉国全忠义,更有当年方芷生。
”葛嫩,字蕊芳,归桐城孙克咸。
江上之变,克咸移家云间,间道入闽,授监中丞杨文骢军事,兵败被执,并缚嫩。
主将欲犯之,嫩不从,嚼舌碎,含血 噀其面,将手刃之。
克咸见嫩抗节死,乃大笑曰:“孙三今日仙登矣。
”亦被杀,何旧曲之多烈媛也。
意者,明之季年,士大夫敦尚气节,一时眉妩西家,燕支南部,舞余歌阕,多闻忠义愤发之谈,有以潜移默化于不觉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