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古人,非庾、鲍以次克办,而至理所寓,尤玄之又玄,通乎天人性命之故,合大《易》微言、《黄庭》内景而一以贯之,其殆庶几乎。
刻成,以赠某
”南阳之友闻之曰:“不庄者见之谓之不庄。
”曩余得见是书于十 建斋,求之南阳,至于再三,弗可得也。
曩阅各说部,见百文敏菊溪轶事三则。
其一云:总制江南时,阅兵江西,胡果泉中初与之宴,百严厉威肃,竟日无言。
自中丞以下莫不震慑。
次日再宴演剧,有优伶荷官者旧在京师,色艺冠伦,为百所昵。
是日承值,百见之色动,顾问:“汝非荷官耶,何以至是?年稍长矣,无怪老夫之鬓皤也。
”荷官因跪进至膝,作捋其须状,曰:“太师不老。
”盖依院本貂婵语。
百大喜,为之引满三爵,曰:“尔可谓荷老尚余擎雨盖,老夫可谓菊残犹有傲霜枝矣。
”荷官叩谢,是日,四座尽欢。
核阅营政,少所推劾。
其二云:有女伶来江宁,在莫愁湖亭演剧,闻者若狂,皆走相告。
公饬县令驱之出境,并占一绝示僚属云: 宛转歌喉一串珠,好风吹出莫愁湖。
谁教打桨匆匆去,煮鹤焚琴笑老夫。
其三云:乾隆五十八年,公陈臬浙江,李晓园河帅知杭州府,两公皆汉军,甚相得也。
忽以事龃龉,李大愠,至一月不禀见,告病文书已具矣。
时届伏暑,公遗以扇,并书一诗,有句云:“我非夏日何须畏,君似清风不肯来。
”李见诗释然,遂相得如初。
闲尝综而论之,其第二事,若与第一事相反,其实无足异也。
一则春明梦华,偶然之枨触;一则宪司风纪,当然之维持。
而且禁令之具,即寓风雅之贻,其于道德齐札,庶乎近焉。
其第三事,尤为温厚和平,非挽近巨公所及。
尝谓“薄俗”二字相连,“厚雅”二字亦相连,不雅不能厚也。
文敏之为人,要不失为贤者,风趣亦复尔尔。
滇、黔、蜀、粤各土官,娶妻以五色璎珞盛印为聘,过门时悬之项下,谓之挂印夫人。
娶后印即掌于其妻,呼为护印夫人。
筑高楼以居之,曰印楼。
民间税契,例价千钱外,折钱百五十,名印色钱,护钱夫人之花粉钱也。
光绪朝,两淮都转某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