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回 僧道较艺梅花庄 英雄暗探白莲寺(五)

首页
第6回 僧道较艺梅花庄 英雄暗探白莲寺(五) 再说,三老怎么来的呢?欧阳大义士约好胜爷,胜爷将黄昆师徒打发走了,又叫小弟兄们出杭州府几十里地再安身,胜爷遂溜达着到了小西关一个素饭铺门前。

    向里一看,聋哑仙师、弼昆长老正在饭铺里吃饭呢。

    胜爷走进饭铺,聋哑仙师让道:“胜施主请坐吧。

    ”老哥儿三个坐在一张桌子上,胜爷问道:“你们老哥俩怎么来到这里?”诸葛道爷遂将蛮子所约之话,说了一遍。

    哥儿三个从新要了菜饭,吃喝完毕,哥儿三个坐在饭铺里闲谈。

    耗够了时候,聋哑仙师说道:“咱们哥三个到庙里,专寻找妇女们的下落,不打仗才好呢,老方丈现在庙中养病呢。

    ”哥儿三个谈了会子闲话,遂给了饭钱,奔白莲寺而来。

    进了树林子,席地而坐,闭目养神。

    天至三更多天,聋哑仙师说道:“我进到里面看看,你们二位在这里等候我。

    ”胜爷点头。

    聋哑仙师在庙里各禅堂屋中窃看一番。

    并无妇女们的下落,仍然打庙里出来,走到西面这片苇塘子旁,就见两个小和尚拾着一个席卷儿,一个小和尚打着灯笼,手中拿着铁锨,三个小和尚说着话向前行走。

    就听有一个小和尚说道:“刨深深的坑,七个人啦。

    ”那个说:“师兄,这个蛮子真可恶,要不是香砂迷魂袋,还不准捉得住他,他是软硬劲的工夫。

    别看咱们师弟被他所杀,一会儿活埋这群东西,还不就给师弟报了仇吗?那个梳冲天杵的,捆在桩子上嘴还不闲着呢,我抽了他两个嘴巴子,他倒没理会,我的手疼,这东西也不是什么骨头?”老道在苇塘子里听了个明白。

    三个小和尚刨坑,说说笑笑不提。

    聋哑仙师先来到树林子内,见了胜爷,备言小和尚刨坑埋人之事。

    ”胜施主,你先别出头。

    等他们埋人的时候,我先出头,你最后出头,报你的名姓。

    ”哥儿三位正说着话,就见灯笼的亮光,小和尚扛着人,后边跟着拿铁锨的,也有拿着木锨的。

    道爷遂藏在西面苇塘之中,和尚遂藏在东面苇塘之中,胜爷仍在大树林中,容小和尚掷金头虎的时候,道爷由苇塘之中纵出,与恶道七星真人二人接着动手;弼昆长老由苇塘中也出来啦,与淫僧交战,二人拌住了淫僧恶道,不容淫僧恶道使香砂迷魂袋与薰香锤。

    小和尚仍然动手埋人,胜三爷由树林中纵出,一声呐喊:“胜英来也!”小和尚等望影而逃。

    小弟兄们与欧阳爷的绑绳俱已解开,大义士抄起了两把铁锨说:“吾要杀和尚!”此时就听庙中钟声响亮,道爷说道:“胜施主快走。

    ”胜三爷与蛮子及小弟兄们先奔东南而去,僧道二人俱都卖了个破绽,也向东南跟踪而来。

    走至一个树林子,胜爷说道:“咱们且在林中休息休息。

    ”众人进了树林子,胜三爷大怒问道:“是谁先探的白莲寺?”黄三太说道:“我们六个人先探的白莲寺。

    我欧阳叔父,因为救我们,才被和尚用香砂迷魂袋所擒。

    ”胜爷说道:“你们六个小冤家,几乎将你欧阳叔父的性命饶上。

    你们没有看见擂台上的事吗?你们六个人也不是一个人的敌手,三太你目空四海,竟敢前来送死。

    若非遇见我等,你们爷七个的性命休矣。

    ”又向贾明说道:“这必是你领头来的吧?”贾明说道:“胜三大爷,这回可别怨我们,这个事,凡是咱们镖行的人,无论是谁要知道了,也不能忍耐。

    你让我们出去杭州府几十里去安身,我们住了一个店,夜间听隔壁有人啼哭,我们叫店家将他召唤过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失了姑娘,老俩口子要行拙志,这个姑娘是在白莲寺内为母病烧香丢的。

    好,你这位老先生是谁呀?不是外人,正是贺照雄的岳父。

    姑娘是贺照雄未过门的媳妇,被和尚隐匿不献。

    ”胜爷一听,两眼冒火,七窍生烟,遂说道:“和尚明明是凌辱我师徒。

    因为在擂台上动手,梅花桩伤了老和尚,他们知道贺照雄是我的门生,故此将贺照雄未过门之妻隐匿庙中。

    众位兄弟们,咱们就此杀奔白莲寺,一死相拼!”贾明说道:“是不是三大爷,你要知道了,你也着急吧?”诸葛道爷说道:“胜施主且慢。

    此时天已将明,再说三太他们又没有家伙。

    咱们先回三太等所住之店,到在那里,胜施主你先与莫老先生见了面,问明白。

    白天咱们在店中养养精神,夜晚再去救人。

    老方丈虽然破了金钟罩,他的艺业还在,咱们设法救人,千万别领头打仗。

    ”胜爷说道:“今天姑娘丢了三天啦,明天就是四天。

    岂不误了事吗?”道爷说道:“有命不怕家乡远。

    ”蛮子说道:“我可怕了那个贼和尚啦。

    ”胜爷拗不过众人,只可依着道爷的主意,先回奚家屯。

    四老六小爷儿十位,黄三太头前带路,够奔奚家店而来,一路无书。

    六七里地,工夫不大,已然来到店门。

    众人一看,奚家店前站着二人,正是奚掌柜与奚老者在那里眺望呢。

    贾明上前叫道:“莫老伯父!您看越来越多了。

    ”黄三太走上前去,与胜三爷给莫老先生引见了,然后又与僧、道、大义士都引见了。

    奚老先生呼胜三爷称为老达官。

    胜爷说道:“奚老先生,咱们是亲家,贺照雄是我的学生,不要如此的客气。

    ”说着彼此都进了西跨院的上房内落座。

    金头虎说道:“奚老掌柜的,我借您的那把刀,拿着我嫌重,存在庙里啦。

    ”胜爷说道:“奚老亲家不必着急,胜英在三日之内,必将令嫒找回。

    如不幸已死,必将尸体找回。

    别说是我学生之妻,就是路人,倘有此事,被胜某遇见,也不能袖手。

    ”胜爷安慰了奚老先生一回,又问道: “老亲家,您可有度日之费吗?”莫老者将三太、银龙赠银之事,说了一遍,胜爷点了点头。

    又说了会儿闲话,奚老者告辞而去,老少十位吃茶用饭,不必细表,准备夜晚再探白莲寺。

    不言十位店中之事,单说贺照雄,自梅花桩散后,自己也没回贺家堡,心中一想:“不如追赶老娘,见了面也好叫老娘放心。

    ”打算已定,遂顺着江沿追赶老娘的船只,追了两日有余,将船赶上。

    贺爷叫船拢岸,水手一看是少东家来啦,两只船俱都拢岸,贺爷上了大船,直奔舱中而来。

    下了船舱,一看老太太正在茶桌一旁坐着呢,丫环在旁伺候。

    贺照雄跪在母亲面前说道:“孩儿不肖,无故累及老娘。

    ”老太太说道:“我儿快起来讲话。

    你们擂台之事怎么样了?”照雄叫道:“娘亲!我师祖父与老方丈在梅花桩上动手,老和尚被我师祖打下梅桩,梅花桩下一阵大乱。

    大概是金头虎、贾明与濮德勇拆擂台,砸死了不知有多少人,我们众人在梅花桩下逃散,孩儿未敢回家,故此前来追赶母亲。

    ”老太太冷笑说道:“儿呀,从今后不可叫小孟尝君。

    你师前不地道,擂台下出了这大的是非,必然得有被官人捉进官里去的,你虽不能露一露面,也得暗中托一托亲戚朋友,好照应他们。

    为娘有男女的下人服侍着,我是上你姨娘家去,何言逃难呢?你分明是怕事。

    为娘不用你惦着,你回去看看,咱们祖遗的家产怎么样了?众人们与你师傅和师兄弟有打官司的没有?为娘虽不敢比专诸之母,也要学古人教子成名。

    你下船去吧,不必惦念为娘。

    ”说毕,面向船舱板。

    贺照雄唯唯而退,说了一声:“孩儿遵命,老娘多多的保重。

    ”出了船舱,下大船,由原路而回。

    在路上思想:“我诚不如我老娘所见之远。

    ” 一路无事,走了两日,到了安乐村贺家堡,已经掌灯之时,贺照雄向四外一看,并没有官人,遂进了安乐村贺家堡。

    走到自己的门前,举目一看,十字花的封皮,是钱塘、仁和两县所封。

    英雄长叹一口气,遂奔杂货铺走去,正遇老四在门口站着呢,就听叫道:“少当家的,这边来坐吧。

    ”照雄遂走进了杂货铺,有贺照雄的管家在杂货铺内藏着,贺照雄一见,遂问道:“何时封的门?”老管家说道:“梅花桩散后,老奴遂隐藏在这里。

    第二日,钱塘、仁和两县派了官人,用梯子进去人,将院内屋中一切的东西俱都上了帐啦,就将门给封了。

    ”贺照雄点了点头。

    老西给贺照雄温了点酒,贺照雄自斟自饮,老家人在一旁站着,贺照雄喝着酒,一看老家人眼泪汪汪。

    贺照雄叫道:“老主管!何必这样悲痛?”老家人说道:“老奴有心不说,实在难以为情。

    ”贺照雄说道:“老主管,有什么事只管说来。

    ”老管打了一个咳声,说道:“真是上天无眼,不助善人。

    贺家与莫家并未做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怎么俱遭这样的惨祸呢?”贺照雄说道:“此事有奚家的什么事?还能灭门九族吗?”老家人说道:“不是因为咱们这件事。

    奚老先生昨天到这里来了,一看咱们这里大门上贴了封条,老先生顿足痛哭。

    我叫杂货铺掌柜的将老先生请进来,告以封门之故,哪知道奚老先生家也出了祸啦。

    姑娘因为老娘的病痊愈,去白莲寺降香还愿,无故的将姑娘在庙里头丢啦。

    ”贺照雄一听,微然一阵冷笑,遂说道:“白莲寺和尚这是欺压我等。

    和尚明知打擂之事由我师生而起,俱都住在我的家里,故此将奚家的姑娘隐匿在庙中。

    ”说着话,喝着酒,闷心酒越喝越勇。

    壶里的酒也喝干啦,自己端起小酒坛子,犹如饮水一般,喝了一肚子酒,将酒坛子抛在地上给摔啦。

    贺照雄空心喝下酒去之后,酒性大发,天色已到定更之时,小英雄站起身躯,自言自语说道:“贺某没有别的东西,还有钢刀一把,可以宰和尚呢。

    ”老家人与杂货铺掌柜的,见贺爷在盛怒之下,也不敢相拦,老家人说道: “少主人多要保重些。

    ”贺照雄出了杂货铺,直奔白莲寺而来。

    工夫不大,来到寺后,由东边的苇塘一走,正走到小和尚刨的坑。

    未埋成黄三太与大义士等,小和尚将坑的原土又填上啦。

    贺照雄不知,以为是奚家姑娘已死,埋在这里了。

    贺照雄心里暗想:“奚家小姐,你真称得起贺照雄之妻。

    ”贺照雄心里头思想着,遂由矮墙而过,到庙里忽然眼前一道黑影,方一定神,黑影儿又不见了。

    由北向南走了几十步,黑影又在眼前一晃,贺照雄定睛一看,黑影又不见了。

    此时贺照雄心里思想:“莫非奚家小姐冤魂不散吗?”又一转想:“哪有异端之事?”再向前行,只见黑影在前面,离着自己十几步远,贺照雄这才知道不是鬼怪,急奔黑影追去。

    绕了两道院子,走到花厅前,黑影忽然不见。

    贺照雄上了花厅,就听有哼哼的声音,贺照雄奔声音而去,原来花厅东边捆着一个小和尚。

    贺照雄问道:“你是何人?”小和尚哼了一声,贺照雄知道小和尚口中有物,伸手将口中的东西与小和尚掏出来,小和尚干呕了两口,遂说道:“好汉爷,奚家小姐不是我办的事,是我师傅法慧所为。

    ”贺照雄一听,遂说道:“谁问你这些事呢?”小和尚说道:“方才来了一个妖精,将我捆上了,他说您要来了,叫我告诉您,法慧僧在地窨子里呢。

    ”小和尚将下地窨子的道路,详细告诉了贺照雄。

    贺照雄心中暗想:“这也不是哪里的事?真有妖精吗?”贺照雄半信半疑,将小和尚口仍然堵上。

    走到地窨子口儿,一看果然有一块盖地窨子的板,已经掀开啦。

    贺照雄下了地道,晃着火折子一看,此地道是正南正北,贺照雄由北向南走十几丈,见东面墙上有一个门,此门是假的,与砖的颜色一样,贺照雄进了里面一看,是翠竹林。

    贺照雄心中纳闷:“地窨子之中不见天日,哪里来的竹林呢?”用手一摸,原来是人造的竹子。

    贺照雄顺着竹林中的蜿蜒小道向东走了不远,闻有老妪说话的声音,就听一个老妪说道:“姑娘你太不给我们面子啦,四天四夜,我们这样劝你,你就连一碗水都不喝。

    你要从了二当家的,一辈子的幸福,吃着不尽。

    姑娘大了都得出门子,你别说是秀才的姑娘,天上的仙女还下嫁呢,怎么这样死心眼呢?你看我们两个人倒愿意啦,谁要哇?我们这个脑袋,只可粗衣粗食,哪有姑娘的福大呀?姑娘啊,从了吧。

    先喝碗水,压压火儿。

    ”又听有女子的声音说道:“你们家没有少妇长女吗?都愿嫁和尚吗?老乞婆不必多费唇舌。

    你家姑娘乃是名门之女,再要劝我,我可骂你们。

    你家小姐惟求一死,你们不叫我行拙志,看守着我也是不行,再有三五天我也不能活了。

    两个下贱的乞婆,何必饶舌?”贺照雄暗中赞成,真是不愧名门之女。

    就听婆子说道:“这可没有别的法子啦,打吧,好倒骂上前来了。

    ”就听皮鞭子叭叭向身上抽的声音,先前姑娘是泼口大骂,随后只有哼唉之声。

    婆子打着问道:“小贱婢从也不从?你别认着这一回抽死,没那个事!这是便宜你。

    ”贺照雄心中思想:“我父母给我结的亲,自四岁上就都看见过,虽然未曾过门,我不救谁来救呢?”贺照雄正思想着,就听鞭子打人的声音,已经没有啦。

    贺照雄向前走来,原来是三间小灰棚子,没有门窗户壁,贺照雄在外面叫道:“妈妈,师傅请你们去一个呢。

    ”婆子遂由灰棚中走出一个,说道:“哪位师傅呀?”婆子一看不对,原来是一个俗家,手执钢刀。

    婆子刚要跑,贺照雄赶奔进前,手起刀落,挟肩带背,婆子当时倒在尘埃,贺照雄一连剁了几刀,溅的混身血迹。

    走到灰棚之中,那一个婆子哟了一声,刚要向外逃走,被贺照雄一刀刺死。

    此时贺照雄满身是血。

    再看姑娘在棚子北面梁上吊着,倒剪二背,离地约有三尺,身穿蓝绸子的裤褂,足下窄窄金莲。

    南面有一个藤床,上面放着一只箱子,一个皮匣,匣子之内俱是珠翠首饰,箱子之内俱是衣服。

    贺照雄走上前,左手托着姑娘,右手割断了绳子,将姑娘托到藤床之上,慢慢的捶后胸,摩擦前胸。

    姑娘腹中咕噜噜一响,一口浊痰吐于床下,“啊呀!”一声,遂说道:“苦命的奚秀龄。

    ”睁睛一看,一个血人在自己的眼前扶着自己呢。

    姑娘说道:“你是什么人?还不下退。

    岂不闻男女授受不亲吗?”贺照雄说道:“我非别人,我乃安乐村贺家堡的贺照雄是也。

    ”姑娘一听说道:“原来是贺公子。

    你到此何干?”贺照雄说道:“我前来搭救小姐。

    ”姑娘说道:“公子此言差矣。

    我一青年的女子,现在庙中隐藏了四日四夜,岂能腆颜出庙?公子乃诗书门第,礼乐之家,这件事若由你将我救出,我跳在黄河也洗不清了。

    庙里凶僧约有二百余名,纵公子知我,无奈外人多生物议。

    ”贺照雄说道:“心地坦白,怕什么毁谤?姑娘乃九烈三贞之女,贺某知之已久。

    我将姑娘救出去,送到家去,我必替小姐明此不白之冤。

    ”姑娘说道:“公子你乃百万之富,何愁不妻妾满堂?我唯有速求一死,公子不必挂念。

    没有别的,我死之后,望公子念妾被不白之冤,替我报仇雪恨足矣。

    再者,我只有父母在堂,上无三兄,下无二弟,仍望公子多多照应,妾死在九泉之下,亦感公子之恩。

    公子你快去吧,妾只有一死,决不能辱了两家的门庭。

    ”贺兆照雄说道:“姑娘言之差矣。

    你我自三四岁定亲,那时节两小无猜,谁没见谁?你在庙里的事,我俱都知道,你何必固执呢?姑娘不要多言,我必将你背出此庙。

    ”说着话走上前来。

    小姐听至此处,遂说道:“公子不可如此。

    即让你背我出庙,你不想想庙里是多少和尚?倘有不测,妾反累及于你。

    你只知有妾,竟将你的堂上慈亲置之度外?公子速去,勿费唇舌。

    ”贺照雄听罢,一顿足说道:“姑娘我救不了你,惟有与你报仇就是了。

    ”贺照雄又仰面说道:“苍天哪!保佑贺某无恙,将此仇报了。

    ”说罢此话,贺照雄转身形进了假竹林。

     姑娘整理衣服,淫僧所有的珠翠首饰、绸缎衣服,姑娘连看都不看,扶着藤床而下。

    姑娘上吊的绳子,离地三尺余高,姑娘就着那条绳儿,挽了一个套,地窨子之中辨不出东西南北,扶着绳套,大拜了八拜,口中说道:“生身的父母,白生养孩儿一场,父母养育之恩,儿未尝稍报,儿不能堂前尽其孝道。

    婆母慈祥,年供柴,月供米,三四年之久,为的是将不孝的儿妇娶过门去,在堂前侍奉你老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