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回 突厥称臣降中国 木兰举酒论奇门

首页
却说尉迟元帅兵败回营,心中思想:康和阿如此利害,此关何日得破?番邦何日可降?我等何日回见天子?思得一夜无眠。

    次日天明,即来军机帐,与军师商议。

    李靖道:“靖昨夜仰观天象,见正北一星,其大如斗,摇摇而坠,声响如雷,此兆必应在康和阿身上。

    又见北方客星退位,我等当有旋凯之期。

    正西太白星收了光芒,必主干戈宁静也。

    ”遂教元帅如此如此而行。

    元帅大喜,即同军师出营,相了玉门关地势,传令军士抵关下寨,外作取关之势。

    即令军士于营中,暗开地道。

    又命军士用大木造鳖甲车五百余乘,车上束草为人,头顶铁盔,内盛松油、樟脑等物,草人手执枪棍,可摇可动,车下可藏二十多人。

     却说康和阿在城中,抵关下寨,料李靖必有奇谋。

    乃上表道: 唐兵逼关,势不两立。

    况彼得我国内之地三分有二,而番民乐附,其不可与争,一也,番将上强者死,次强者囚,弱者放回,以备尸位。

    其不可与争,二也。

    迩者狐妖媚主,擢为军师,天为之怒,玉门险陷,其不可与争,三也。

    以一隅之地,敌王国之师,十年之间,臣须发尽白,目茫齿落,心力竭尽,未获一胜。

    盖臣之智逊于李靖,番将之勇亚于朱、伍,其不可与争,四也。

    主上速与唐和,犹不失番邦之主。

    倘臣智虑未周,玉门有失,主上悔无及矣!臣膺重任,惟有一死,以谢主上。

     突厥看罢,谓众臣曰:“康和阿何怯也!玉门有失,都中所积,尚可敷十年之用。

    唐兵若到,孤与卿等背城一战,亦未知鹿死谁手。

    即不幸而败,退犹可守,再求救于诸虏,唐兵能保必胜耶?”苏庆桂奏曰:“康帅所言,忠而且尽,万全之计也,祈主上纳之。

    ”突厥不答。

    众臣亦皆伏地奏曰:“愿主上纳二相之言,为子孙久远之计。

    ”突厥见群臣皆欲降唐,拂袖而入,忧形于色。

    雅丹娘娘问曰:“吾主何不豫之甚也?”突厥即以康和阿之表付之。

    娘娘看罢,谓突厥曰:“康和阿之言,顺天应人,尽忠干国之语,主上宜速行之。

    ”突厥道:“孤此时方寸已乱,明日再议罢。

    ”如是十日不出。

    苏庆桂率群臣入内强奏曰:“社稷安危,在此一举,主上奈何迟疑不决耶?”连请三日不出。

    雅丹娘娘出对众官曰:“主上素日不服唐朝,今见诸臣共逼,方寸愈乱,明日卿等进宫,孤与群臣面议。

    即出国宝遣使请降,料主上亦不能阻拦矣。

    ”次日,众臣入宫伏奏,言:“玉门关甚急,臣等共议降表,祈主上用国宝佥押。

    ”娘娘即将国宝付苏庆桂曰:“国宝在此,烦卿赍表亲到唐营,代主上一行。

    ”庆桂叩头谢恩,率百官而出。

    突厥亦无可如何。

     再说康和阿见唐兵连日攻城,不甚努力,料李靖必有阴谋,心甚不安。

    即于城中北靠山之处,立云梯十余文,以窥唐营虚实。

    见正南中营兵卒纷纷进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