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名为欺敌。
逼近安营,而有埋伏,名为诱敌。
木兰近我军安营,明是诱敌之计,孛臣死不足责。
”过了数日,颉和对康和阿道:“军师在此谨守,本帅前往五狼镇一走,务要夺回五狼,生擒木兰。
”正说之间,人报孛臣逃回,无元帅将令,不敢开关放入,颉和令放他进来,孛臣上帐请罪。
康和阿道:“违吾将令,有何面目来见我?推出斩首!”孛臣大叫道:“末将被擒不屈,回见军师,愿报了军情,死而无恨!”军师道:“你有何军情?”孛臣道:“木兰人马不多,俱在镇上埋伏。
元帅若发兵在阵后掩杀,攻其不备,木兰可擒也。
”康和阿大怒道:“这是尔报的军情,又是叫我军送死!此为卖敌之计,故意留尔不杀,囚在营中,令知预为埋伏。
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又故意放尔回来,元帅若从镇后杀去,岂不又中了木兰之计?留尔何用,快快推出斩首!”颉和道:“念他被擒不屈,且留在军中听用。
”军师即令杖他四十大棍,叫元帅且休出兵。
颉和道:“本帅领兵从镇后杀去,再令孛臣领一军从镇前搦战,二面夹攻,必获全胜。
”康和〔阿〕道:“元帅执意要去,我有一言,你二人紧记:遇敌则战,唐兵败走不可远追,唐兵无有准备,须防埋伏。
我兵若败,望红旗而走,我这里自有接应。
”颉和与孛臣受命,分兵两路而去。
这界牌关,前路到五狼镇有六十里,后路到五狼有八十多里。
前路平坦,后路盘曲。
孛臣早日起兵,离镇十余里安营,令哨马哨探,回报道:“林中伏兵甚多。
”孛臣令军士乘风放火,以烧伏兵。
唐兵败走,孛臣追杀一阵,忽想起军师之言,收兵而回。
次日前来讨战,木兰出马,大骂道:“本藩擒尔不杀,逃脱性命,尚敢领兵前来!”孛臣也骂道:“前日误中诡计,今番定要擒你献功,以泄前日之恨!”孛臣说罢,冲杀过来,与木兰大战二十余合。
木兰败走,孛臣不追。
木兰回马又战十余合,两下一齐收兵。
次日,孛臣又来讨战,木兰乘驼而出,两下大战二十余合,木兰又败走,孛臣又不追来。
木兰连放十几箭,皆被孛臣拨落。
木兰大怒,催驼来战,又战十余合,两下收兵。
次日,孛臣料颉和人马必到,又来讨战。
木兰出马,战了十余合,不分胜负。
木兰喝住道:“我有一将,要与将军比试,只怕你死在他手,本藩心中不忍,所以不许他出马。
”孛臣道:“既有勇将,放他出来受死。
”木兰道:“只恐将军死在他手内。
”即拨马回阵,阵内马上绑着赤条条的二将,牵至阵前,却是元帅颉和、军师之子康利。
孛臣见了,大叫一声:“气杀我也!”口吐鲜血,跌下马来。
唐兵大喊,蜂拥而来,绑了孛臣,杀散番兵。
原来朱木兰料番兵必来夹攻,预定一计,擒了颉和、康利。
只因颉和领兵暗攻五狼,行了五十余里,到了哈耳坝。
地势平坦,兵士报道:“有一木阵当道。
”颉和周围看了一遍,顾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