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上面写着:
钦差大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山东观风整俗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安为招抚羊角岭贼寇事:窃闻圣世有自新之法,王者无不戒之诛。
尔羊角岭一带,为患久矣!本钦差奉上命,以彰天讨,本宜督兵荡平巢穴,但思生吾土者,皆吾赤子,不教而杀,恐伤天和。
故特告尔等:夫为贼必不能昌,作乱终须受祸,尔宜速为洗心革面,束缚军前,以求恩抚。
釜底之鱼,可免生烹;笼中之乌,得保死命。
倘或执迷不悟,仍肆梗顽,自当尽戮不贷。
今与汝约:初限半月,次限十日,三限五日,共限一月之久,相率至辕门受抚。
如过期不至,便当亲提大兵,直临岭下,先擒渠魁,次翦羽翼。
然后扫荡各穴,孑遗不留。
尔其勿悔。
为此特示。
安大人看毕,道:“告示固好,但俟一月,则铁头陀必回山矣。
”冯小江道:“师爷说过,一月的限本是诳他,想那贼人有心归降;主就前来了,不等一月。
那一月的话,本是缓他,教他松懈,好从小路而入,作捣巢之计。
”安大人点头佩服。
冯小江又拿出一个封筒,包裹严密,说道:“此是师爷临行时给的,请大人密启。
”安大人收了,即叫冯小江外面歇息。
那冯爷出来,与褚一官、陆葆安一同坐了,谈些别后事情。
那陆葆安告来了,又各带了几个庄丁。
饭后禀见大人。
天到巳正,恰值开头封柬帖之时。
安大人冠带齐备,焚香下拜,方拆开一看,见柬上写着八句词是解:“若问扎营,阳谷县东;若问战期,明月正中;若问计策,须用火攻;若问道路,山后窟窿。
”安大人看了,心中大喜,即叫过毕归元来,说道:“你在羊角岭多年,必知山中道路。
”毕归元不慌不忙,将一个纸卷呈上。
安大人打开一看,大喜:乃羊角岭前后左右全图也。
图中所载,详细已极。
那羊角岭之山川形势,与贼人之名字形状、道途之远近曲折,注得分明,画得细致,无所不有。
因向众人说道:“毕归元真有心人也。
”即命随缘秤出二十两银子赏他。
毕归元忙谢了赏。
原来毕归元自有心投降之后,即偷着画一图样,后面注明方向,费了好几天的工夫,方才画成写好,今日果然用着了。
归元遂禀道:“羊角岭地虽不大,却险峻;人虽不多,却精壮。
非有善功之策不行。
况摆渡口有法水拦阻要路,那羊眼渡下水就沉,更不易破,又有两处作眼的小店。
那捣巢之计,恐难万全。
小的有一策,未免涉险:小的在羊角岭时,无事即向山后闲游。
见一小路,系无心而得,实崎岖不易行走,比大路近十几里。
那一条路名羊肠谷,无跬步可容,无只身可过,贼不能守,而我等亦不能人。
小的有一日在山后游玩晚了,急欲回寺,想起那小路,非缘绳而上不可。
寻了半天,才得了一个山洞,曲曲折折,转了好几个弯,忽然一派亮光透入,方出洞口,就到青莲寺后,然已走得力尽筋疲矣。
后来又词人说,中间还有一处,通着山外,在羊角岭后下坎,离秦封山不远。
小的素来好奇,破了一日工夫,带了两个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