晃的字眼与他故作捻酸的语气,宋杳唇角抿起一个笑。
从表情包中挑挑拣拣选出个拥抱的小熊表情发过去,然后贴心配上一句充满商务语气的“我也是周大明星永远的粉丝!”
从来没想过他们有一天也能称得上“朋友”,也没想到他们现在的交流会如此生疏与尴尬。
毕竟在十几岁的宋杳心中的草稿纸上,“周霁年”这三个字是与“假想敌”画上等号的。
他们应该是最亲密的对手,而不是朋友。
是这样的吧?
宋杳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是幼儿园同桌莉莉。
和周霁年相处了这么久,两人共享过同一杯橙汁,也分担过同一顿责骂,可以躺在阳光曝晒后的草坪上漫无天际地东扯西拉,也可以在淅沥沥的阵雨中天真烂漫地胡乱踩水花。
但是,提起“好朋友”这个词,宋杳并不会在第一时间想起周霁年。
“好朋友”这个词就像是一本常伴在手边的书。
童年爱读《一千零一夜》,长一点后读《窗边的小豆豆》,而青春期读《寂寞的十七岁》,步入成年世界后或许读的就是《文城》了。
与书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一起见证对方的生长;但“好朋友”这本书是有年限设置的,每个时间段的手边爱书都不同。
“好朋友”就是这样的,每个时间段都会从天而降一本人生之书,但这本书也只能陪伴一段时间。
宋杳固执的认为,周霁年不会是她的好朋友。
或许是因为,他能陪伴她很多很多年。
话题扯远了。
幼儿园的宋杳并不知道她与预计要陪伴她很久很久的周霁年是这么越走越远的,遥远到青梅竹马也成为了一个远古的形容词。
六七岁的宋杳只知道,莉莉是她最好的好朋友。
莉莉全名是什么,宋杳已经不记得了,她只记得莉莉每天都不一样的漂亮小裙子,复杂编发上可爱又闪亮的发饰,身上香喷喷的难以幻想的味道,她说那是暑假她妈妈带她去法国买的香水气息。
她用“莉莉”代称她,因为莉莉一听就很适合作为一个公主的名字。
莉莉温柔又美丽,会将自己限定HelloKitty粉色饭盒中的许多新奇水果与宋杳一同分享,会细心地为顶着午睡后一头乱糟糟头发的她耐心梳发,会往她书包里偷偷塞一些写着陌生语言的糖果点心……最重要的是,她在幼儿园毕业的前夕送给了宋杳一整套《红楼梦》!
虽然这套书是莉莉随便在书店选的,选它的原因是因为它的封面有着许多个漂亮小人。
虽然幼儿园的宋杳根本看不懂这本书,只能当成猜字游戏般闯关阅读。
但这套书是宋杳拥有的第一部所谓的名著,为她赢得了无限无意义夸奖,陪她度过无数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