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章

首页
装了金簪的匣子放在明苏的手边,她看都没看一眼,道:“瑾嫔说的,你可听清了。

    ” “小的听清了。

    ” 明苏合上眼睛,道:“你带上人,亲自去,顺着这条线查。

    ” 玄过俯身道:“是。

    ”想了想,试探地问道:“殿下不待明日当面问问瑾嫔娘娘的兄长,再行确定?” 明苏摇了下头:“这是她的东西。

    ” 她如此肯定,玄过便不再问了,正要告退,公主喊了住他,又吩咐道:“她未必肯随你回京,找到她,看住就是,不必急着露面,先传书与我。

    ” 这话,公主每回都要吩咐的。

    五年了,这么多次了,玄过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可惜公主的希望回回都落了空。

     反倒是向公主敬献的旧物已越来越少了。

     玄过下去了。

     推开车门的时候,他听到身后公主喃喃自语了一句:“这次,必能找到。

    ” 玄过暗自叹了口气,出了车驾,看到外头昏暗苍穹之下,街市上来来往往的布衣百姓,忽觉岁月如梭,世道苍茫。

     殿下每回得到那人的旧物,便会安排沿着来历去查,试图找到那人的下落,可回回都是期望成空,这两年,敬献旧物的人越来越少了,线索也就断了,殿下口上不说,心里是急。

     只盼这次,就让他寻到那位郑小姐,也免了殿下,这样一年又一年地找下去。

     车驾继续前行。

     玄过一走,明苏低头看着那匣子。

    她的眼中浮现出憎恨,半晌憎恨又转为冷寂,她用手心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匣身,只一下,便收回了手,仿佛这般,已是最大的宽恕。

     到了公主府,明苏站起身,就要下车,到车门边上,她又回头看匣子好几眼,迟疑了片刻,才极为屈尊一般,神色倨傲地将匣子拿了起来。

    可一拿到手里,她便把匣子握得紧紧,用力得像是要把它嵌入自己的手心。

     回了府,便有家令迎了上来,见了她手中的匣子,便要伸手接过,却被公主挥退了。

     公主府极深阔,按占地来算,甚至比三皇子与五皇子的府邸都要大上一些。

     她径直往里,走入一座临水的阁楼。

     这阁楼被她做了内书房,夏日清凉,冬日关了门,点上暖炉,既不冷,又能观湖上雪景,极为雅致。

     她登上阁楼,凭栏而立。

     不知站了多久,天都黑了,楼中也点起了灯烛,她才将匣子打开。

    金簪还是方才殿中见到时的模样,她拿起来,指腹在簪身上轻轻滑过,便摸出簪身上那一行小字。

     她神色冷淡地低下头,那行小字便映入了她的眼帘,只见写的是:“贺阿宓十七芳诞。

    ” 她心中缓缓地有了一些暖意,这些年早就冷成冰的心像是要化开了。

    她仿佛看到了当年,她拿着簪子,亲手赠与郑宓时的模样。

     “你看看,喜不喜欢?” “喜欢。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