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朝纪事之我主沉浮 第五卷 大结局之我主浮沉 第四十三章 幽居南宫忍

首页
上,如今朝中可以倚靠的武将就只有他了,何去何从,只看他一句话。

     于谦踌躇片刻起身跪地道:“大明非前宋,皇上也非徽、钦二宗,我朝还未到迁都之绝境。

    京师为天下根本,一动则大势去矣,独不见前宋南渡事乎?”只此一句,就够了。

     孙太后感觉稍许的安慰。

     虽然群臣中除了吏部尚书王直,锦衣卫都指挥使自己的哥哥孙继宗以外,似乎所有的人都一边倒地倾向迁都,但是孙太后觉得心中有底了。

     她微微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侧立在下首的阮浪。

     阮浪大声宣读:“奉皇太后懿旨,册立皇长子朱见为皇太子,命王朱祁钰监国,升兵部侍郎于谦为兵部尚书,统领督守京城防务,死守京师,寸步不让,绝不向瓦剌示弱。

    群臣若再言朝廷南迁者死。

    传令大同、宣府、怀化等州郡,严守防务,即使是也先挟皇上于城下,也不得开城相迎。

    ”这样的一旨太后懿命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在突如其来的噩耗与前所未有的打击中,面对风雨飘摇的局势,孙太后没有更多的时间认真斟酌周详,却在第一刻作出了最正确的决断。

     立皇子朱见为皇太子是为了稳固大明国本。

     抄没王振家,是以消弭民怨。

     升于谦并命王监国,随后又及时晓谕各守镇边将,在瓦剌挟持皇帝朱祁镇到达时,不得轻易出迎或交战,是为了扭转危局,稳定乾坤。

     这样的气度,这样的睿智,让所有人惊讶。

     此时此刻,他们才真正理解当年宣宗遗诏中那句“国家大事白于皇太后”的真正用意。

     于是,大臣们的心暂时定了下来,各自退下。

     当乾清宫的东暖阁只剩下孙太后一个人的时候,又有谁看到她眼中闪过的点点晶莹呢?“祁镇!”眼中噙泪,心中滴血。

     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只是可惜,她不仅仅是朱祁镇一人的母后,更是天下万民的太后。

     所以,她要先保大局。

     夜已经很深了,守夜的小宫女靠着殿门打着瞌睡,孙太后望着窗外的月光面色静谧,湘汀为她披了一件轻软的紫纱云纹缎裳,她知道太后在等一个人,等那个人为她拿一个主意,如果等不来,今夜她是绝不会睡的。

     “湘汀,去看看,阮浪该回来了!”孙太后呓语着。

     “是!”湘汀有些疑惑,她竖着耳朵听了又听,没有半点儿声响,然而她还是顺从地走了出去。

     “传令各宫门,阮浪可以骑马入内!”孙太后又补了一句。

     “是!”又过了半盏茶的光景儿,一阵马蹄响在寂静的宫苑中,是那样惊心,满面灰尘的阮浪奔了进来,他从怀里掏出一个信筒递给孙太后。

     那小小的竹筒外面湿湿的,自然是阮浪的汗,顾不得说上一句体恤的话,孙太后亟亟地取出书信,湘汀立即将烛火拨旺,孙太后展开一看,柳眉不由深深蹙了起来。

     想不到这一次,许彬会和自己想得一模一样。

     “釜底抽薪?”孙太后深深吸了口气,鼻子酸酸的,眼泪止不住地流淌了下来。

     难道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娘娘!”湘汀与阮浪不明就里,想要安慰也不知如何开口。

     孙太后在案前又写了一封信交给阮浪:“八百里加急,差稳妥之人立即送给襄王!”一向对孙太后言听计从的阮浪却迟疑了,他没有伸手去接:“太后,非要如此吗?咱们还有太子殿下,为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