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章

首页
她再次把木棍投进冰洞里用力搅动,砸碎里面重新生出的冰,再把水桶投进冰洞,拉着栓在桶提手上的绳子,把水桶提出来。

     提出的水直冒白气。

     家里多了一个人,肯定要比平时用更多的水。

    奶奶还在的时候,每年冬天,她们都会在屋子里放六个水缸。

     何田往返了两次,打了四桶水,又搬了两个陶缸放进屋里,擦洗干净,用木头块垫起缸底,整整齐齐挨着炉台搁了一溜。

     这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门外寒风呼啸。

     何田给大米的窝棚里多放了些干草。

    驯鹿是不怕冷的,它们也不需要太多水。

     大米今天立了大功,何田在它的食槽里多加了一把豆面。

     从大米窝棚走回屋子这段短短的路,卷着雪花的风吹得何田几乎睁不开眼睛。

     她在廊檐下抖掉头上身上的雪花,把窗下放的木栅栏装在装在窗子上,用木栓锁紧。

     回到屋子里,她坐在炉子前,往炉膛里投进两块木柴。

     女孩还没醒来。

     何田想了想,从陶罐里取了一把红豆放在小铁锅里,水加到刚刚能没住红豆,煮上。

     水煮开后,她把铁锅放在门外,过了大约十分钟再取回来,锅里已经变成了一块冰坨。

     把铁锅再放在火上煮开,红豆就一颗颗破裂了,很快就煮得烂烂软软的。

     这时再往锅里放进淘好的小米,和几粒去了核的红枣。

     红枣树是当年奶奶像何田这么大的时候种下的,现在每年夏秋时能收差不多一篓枣子。

     刚打下来的枣子是青绿色,上面点缀几块红色的斑点,饱满光滑,表皮有一层蜡质的光泽,每一粒都有松鸡的蛋那么大。

    生枣洗净晾干,放在竹匾里在太阳下暴晒,就会变成通体红色、皱巴巴的干枣了,不管是和小米一起煮粥还是泡水喝,或者就当零嘴吃,都十分香甜。

     干枣储存在放了炭块的陶罐里,搁在阴凉的地方,能保存一年以上。

     又煮了半个小时,锅里的小米粥在何田不断搅拌下由金色渐渐变成棕红色,破裂的红豆和小米红枣搅合在一起,满屋飘香。

     她把铁锅从火上移开,重新把煨鸭汤的陶锅放上。

     何田先给自己盛了一小碗粥,捧在手里,用勺子慢慢搅动,沿着碗边一口一口喝。

     那位病人再次醒来,是被屋子里混杂在一起的食物香味叫醒的。

     极寒使身体极度疲惫,也使记忆凌乱模糊,隐约间,似乎是有一位背后带着光圈,坐着白鹿而来的天使出现。

     可此时睁开眼睛,没有白鹿,更没有天使。

     所在之处是一个木屋,屋顶和四壁的木板经过时间洗礼变成棕褐色,不远处是一张桌子,桌上铺着用棉线钩织的桌布,上面放着一个样子有点奇怪的土陶花瓶,像是泥胚靠近瓶口的地方有些歪了,烧制它的人将错就错就这么把它烧好了,瓶里插着几枝枯枝,枝上结着珊瑚珠似的红色小果子。

     花瓶一旁是一盏油灯,跳动着温暖的光。

    它放在一个用金属做的灯架上,灯背后是一面磨得十分光滑的金属圆盘,把油灯的光反射出去。

     屋子里倒是非常暖和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