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章 殿试

首页
皇帝赐勋贵子弟出身这件事并不稀奇,勋贵家的长子能继承爵位,余子却只能分得一些家产,历代皇帝都会给勋贵的余子赐一个进士出身,方便他们蒙荫做官。

    但赐举人出身这种行为就很鹤立鸡群了,不过的确是当今干得出来的事情,得到消息的朝臣们翻遍史书,也没见到前例。

     中旨已下,驳还是不驳? 在尚书台当值的朝臣们面面相觑。

     “左相,您看这……” 左相沉吟了一下,道:“左右不过是个举人,随陛下去罢,准其殿试倒是有些麻烦,陛下定然会看其文章,但蓟侯世子不过是一勋贵子弟,想来是争不过我大晋众多士子的。

    ” “就怕陛下有点他状元的想法。

    ” “胡闹!陛下怎么可能会……”左相想到这,感觉话说不下去了,当今说不准还真的干得出来,一个被抢了全部权柄的皇帝,还有什么干不出来的?“中旨已下,驳不得,不过是件小事,顺着陛下便是了。

    倘若陛下胡闹,还有长公主呢。

    ” 其他朝臣们深以为然,虽然长公主代为执政不合规矩,但当今继位之前性子就很乖僻,继位之后也没少胡闹,还是长公主执政比较利于大晋,虽然不能借着权力给自己行方便,感觉有些碍手碍脚。

     “左相,宫里又送来了一道旨意,传话的内侍说必须左右相同时用印。

    ” 左相一楞,圣旨上同时有皇帝之印、丞相之印才算是有效力的圣旨,不然接旨的臣子就是矫诏,今上为何又特意强调了一遍?他忽地想到了什么,将旨意接过来一看,忍不住笑了。

    他命人去取右相之印,等印过之后,掏出自己的左相之印印上去。

     大晋以右为尊,丞相用印时先右后左,但因为右相抱病在家多时,为图方便,右相之印一直放在尚书台,是经过皇帝点了头的,现在朝中文臣也多以左相为首。

     “去传旨罢。

    ” 一位品阶较低的官员接过来,下意识打量了一眼,发觉了不妥当之处,忍不住道:“哎?怎地没有长公主用印?” 左相似笑非笑地道:“怎地非要有长公主之印呢?” 官员连连应声,将圣旨又抵还给宫里来的内侍。

    莫不是,今上和长公主之间有了纷争吗?官员有一种风雨预览的感觉。

     果不其然,皇帝下旨的第二天,新任太子少师傅致学就走马上任了。

     长公主听闻,也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昨日皇帝刚下旨就通知了她,就算不通知她也不会觉得有什么,要知道,这份权力可是皇帝亲手交到她手上的,连着传国玉玺一起。

    她和皇帝之间不可能会有间隙,最起码现在没有,若是那么容易就产生隔阂,她就不会代皇帝执政这么久了。

     傅府。

     “父亲,您不是说长安不稳,不易出仕吗?” 刚换好朝服的傅致学摇了摇头,道:“说是这么说,可宫里旨意来了,哪里能推辞呢?更何况……”他长叹了口气,心道:更何况长公主虽是明君,可牝鸡司晨总不是长久之计,今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