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3章 第一六三集

首页
始总结:“弘时,我看得出来你是认真尽力了的。

    ” 弘时眼睛一亮,心中不停的点头,他是真的认真了,可是他也的确背不下来,很多词语的意思他也搞不明白,他就是这个愚钝脑子也没有办法。

     额娘说他天赋如此,不用自卑,只需要尽力,无愧于心就行。

     果然额娘说的是对的,阿玛竟然也是这个意思。

     胤禛看着他的样子,继续道:“继续努力吧,争取找到适合你自己的学习方法,尽量多学一些东西,日后明辨是非。

    ” 弘时心里放下心来,拱手道:“是,儿子听阿玛的话,一定会努力的。

    ” 心里暗忖:走之前额娘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一定不要顶嘴,阿玛说什么就是什么,尤其不许有任何怨怼。

    就这样下去,他们母子就不会有事。

     他肯定地答应了。

     其实他身世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

    在他懂事后,他的二哥曲礼喇嘛和嫁到蒙古的阿姐就迫不及待地写信告诉过他,甚至暗示他,让他去争夺世子之位。

     可是他们也不想想他拿什么争?他是天纵奇才比四弟聪明呢,还是如同七弟一样是嫡子呢,或者有一个异常受宠的额娘可以让阿玛改变主意? 他们不过是看额娘把他当亲子,想让额娘帮他,但是额娘费心费力地把他养这么大,已经尽力了,他怎么能够拉她下水? 一旦失败,她后半辈子可就会和宋格格那样穷困潦倒,甚至还有可能连累到武家。

     他们想不到吗?只是他们心中已经被仇恨占据了,连他这个弟弟都可以利用,何况一个毫无血缘的额娘呢? 做人不能此忘恩负义,他办不到。

     所以他直接拒绝了,并让他们以后不要写信了,他们俩他管不住,但是他可以管住自己。

     他这封信寄出去之后,二哥和大姐毫无意外的写信来骂他是白眼狼,已经忘记了额娘的大仇。

     他自然忘记了,他亲生额娘死的时候他还小,哪里记得她的模样?但是他却知道了他亲生额娘死因的来龙去脉。

     本来就是他额娘的错,他有什么资格去找福晋报仇?福晋能够饶他们三个小命,他们就应该感恩。

     可惜二哥和阿姐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已经看不到世间的美好。

     且有阿玛护着,弘昳和泓雅渐渐长大,他们一个喇嘛,一个没有任何权势的郡主,又能如何? 叫他说还不如索性放下仇恨,安安稳稳的过自己的日子得了! 毕竟一母同胞,这是他对他们最后的劝告。

    听不听就随他们了。

     弘时思绪万千的时候,胤禛已经开始点评弘曆了。

     “弘曆,功课做得最好,没有任何错误,看得出你很聪明也用功了。

    ” 弘曆大喜,准备谦虚两下,让他的阿玛对他的印象更好。

    可是还没等他开口,他阿玛跟没有看到一样,话语不停地又开始点评弘昼了。

     “弘昼聪明,却太过偷懒,十分不认真,回去作业抄十遍。

    ” 弘昼心中哀嚎,可是却不敢顶嘴,道:“是,儿子遵命。

    ” 接着是弘晨,胤禛看着他眼里掩饰不了的野心,冷冷一笑,道:“弘晨,不聪明却没有自知之明,关键还不用功,你这样的人最容易被人蛊惑走歪路。

    所以以后除了尚书房的功课之余,每个月抄一本孝敬,写一份读后感,送给我看。

    ” 弘晨和尚书房的同学处地那么好,光搞交际去了,怎么有空学习? 听到胤禛毫不客气的话,弘晨惊愕了一下,随即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打转。

     他在上书房混得如鱼得水,他一直以为他是他们兄弟中间最聪明、最圆滑的一个,谁知阿玛竟然毫不客气给了他最低评价,这等于是在众兄弟面前把他的脸皮直接揭了下来。

     最让他恐惧的是,阿玛也许是发现了他的野心,才如……此毫不顾忌的。

     可是他心里却不服气:都是阿玛的儿子,他凭什么比别人差?阿玛还不是在和他的叔伯们们在争? 当然这话他是不敢说地,只能红着眼圈道:“是,儿子遵命。

    ” 点评完后,胤禛看着他的庶子们,淡淡问道:“你们以后有什么理想,说来听听。

    ” 这是什么问题?这个问题里面会不会有坑?要是他们回答的不好,阿玛会不会生气? 阿玛一生气会不会也让他们去抄经书?上书房的功课已经很多了,如果再抄经书,基本上就没有玩的空闲了。

     胤禛看着几人或惶然,或沉思,垂眸过了一会,道:“从弘时开始说。

    ” 弘时惶然道:“阿,阿玛,儿子从来没有想过,还不知道。

    ” 看胤禛蹙起眉,心里一害怕,脱口而出,道:“可是额娘告诉儿子,儿子不聪明,唯一的优点只有听话安分。

    所以她让儿子好好听阿玛和嫡额娘的话,等七弟长大了,就听七弟的话。

    ” 胤禛明显勾了一下嘴唇,虽然转瞬而逝,可是却让一直关注他的弘时捕捉到了,他顿时放下心来,心道:额娘说的果然没错,以后一定要好好听额娘的话。

     弘曆哥几个正心急如焚的想怎么回答,所以并没有看到胤禛的那抹笑容。

     等弘时说完,再看过去,只能看到他们阿玛面无表情的脸,压根看不出来他到底怎么想的。

     轮到弘曆了,弘曆忐忑道:“儿子想好好的读书,以后为阿玛分忧。

    ” 想起弘时的话,他抿抿嘴继续道:“希望以后为能为七弟分忧。

    ” 太子在位的时候,阿玛不也是说过愿为贤王吗?现在呢?还不是在争帝位? 阿玛能办到,他也能。

     弘曆说完后,胤禛看向弘昼。

     弘昼嬉笑道:“儿子倒是想治好懒病,用脚丈量大清土地,但是如果治不好,儿子就在府里像咸鱼那样躺着吧。

    ” 然后轮到弘晨,弘晨委委屈屈说了和弘曆一样的话。

     等他们都说完,胤禛不说谁好谁坏,只是道:“人稍微愚钝一些,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清形势,有自知自明,可千万别走歪了路。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