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傅先生能给个大红包,补贴她被扣的钱。
医生没走多久,很快一辆黑色的车停到傅家门口。
门打开,车后排一侧迈出一双黑色的皮鞋。
随着皮鞋踩出,里面的人下车,神情淡漠将刚才坐压着的白色衬衫整了整了。
他手腕处小叶紫檀手串绕了好些圈,因为他的动作,朝着小臂方向滑动少许,露出木头珠子中间夹杂的一枚玉环。
整理完衬衫,他转身吩咐车里的人:“车停门口。
等下送姚主编回阳城出版社。
”
车内驾驶位上的中年男人立刻应声:“好嘞。
”
车后排的另一侧,姚主编拿着包匆匆下车,关了车门。
他推了推眼镜,绕着走到男人身旁,满脸笑意:“傅先生客气了。
”
傅元宝取出一个铁罐礼盒,反手将车门关上,朝姚主编说了声:“下个月报纸广告,我要两个版面。
”
阳城日报广告占比其实不高,每天就给半个版面。
其中七成的广告是国企广告。
要知道对傅元宝的采访其实能算阳城日报可以给出最大的一份广告。
姚主编没想到傅元宝竟还要两个完整的版面!
傅元宝察觉到姚主编的迟疑,眼眸微下垂,很快重抬起眼注视着面前文化气质厚重的主编:“想要采访我的人可以从阳城出版社排到这里。
里面不止是编辑。
”
他手指在铁罐盒上敲了敲,发出轻响:“或者四天。
半个版面。
每周日。
”
姚主编哑然。
确实如傅元宝所说,想要采访傅元宝的人很多。
太多人想要知道傅元宝是怎么做生意的。
他如何发家,如何进入一家国企,且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规模,最后又如何从中跳出来,自己创一门营生,又将这笔生意做大做强。
傅元宝是阳城极富有标志性的商人。
他做生意入社会的早,身上自带一股气势。
他头发往后梳理,用国内才有固发摩丝固定。
双眸漆黑,浓眉微挑,脸上线条清晰,棱角稍缓。
讲文绉绉点,那叫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讲通俗点,长得比姚主编所有见过的青年都俊。
别人长得俊叫鹤立鸡群,傅元宝有点仙入鹤群,长得不属于普通的好看。
大约是地位养人气。
同样二十块钱的白衬衫,穿在姚主编身上像五块,穿在傅元宝身上像值五百。
姚主编瞥了眼傅元宝敲铁罐的手指。
傅元宝的右手手指有点歪。
谁能想到这样的傅元宝当年才十岁出头的年纪,下地种田,却被人硬生生踩断了手指骨。
后来是靠附近一个老中医急救接上的。
踩断他手指骨的人,是阳城傅家,和傅元宝都没出三代的血亲。
二十年前,人只知道阳城傅家,不知道傅元宝。
现在大部分人却只知道傅元宝,少知道当初那个阳城傅家。
和这样的人谈话,很难谈感情。
狼一般的崽子一旦活下来,嗜血如命,能谈利益的情况下,自然最好谈妥利益。
傅元宝慢条斯理念了一声:“姚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