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首页
发展。

    历经十年,他以晶臣天地、晶臣国际金融城为核心打造了洸州城市新中轴线,对标上海的新天地与陆家嘴,如今也成了整个洸州的商业名片,洪万良当然希望长留街的改造也由晶臣操刀完成。

     “长留街这个项目,全靠政府解决,只怕财政会透支过度,全靠企业解决,没有政府背书,恐又办不成事,所以我们计划还跟以前一样,”方兴奎道,“我前些日子就差住建局的乃军去联系过,告诉晶臣那边这次长留街旧改虽以市场主导,但政府也会全力支持,可他们好像没这个意向。

    企业不愿意,我们也不能强迫,只能公开招标了。

    ” “看来也只能这样了,”洪万良抬头遥望远处一栋摩天高楼,正是晶臣建造的“城市天际线”洸州金融中心,它500多米高,屹立晶臣国际金融城内,形似尖顶向上的通天塔,昼则巍峨敦厚,夜以霓虹点缀,便是这座城市最绚丽的一道风景线。

    他不免摇头,叹气,“真是可惜。

    ” “确实可惜。

    ”方兴奎跟着遥望高楼,也跟着叹气,“十年前的洸州不过是南海北岸一个大点的渔村,放眼望去只有脏乱差,没有晶臣集团带头开拓,也不会有今天这般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还记得多年前的一件事,那天汇丰、渣打突然要求我们立刻偿还所有的政府借款,那可是将近一千亿啊!那时整个洸州百废待兴,市政府的钱袋子也是一干二净,一时半刻哪儿还得出来?我和周老书记跟他们周旋了三天,好话不断,歹话说尽,对方就是油盐不进,一定要我们立即还清,不得已只能找了蒋瑞臣,没想到他一个电话就把事情解决了。

    可以说,蒋瑞臣就是洸州的功臣啊!” 方兴奎口中的周老书记就是洸州之前的市委书记周嵩平,如今已经高升,成了粤东省的省长。

    想起一件相关的事,洪万良收回远眺的目光,转头望向方兴奎,又问:“我听到一个说法,蒋家有个孩子没去香港,眼下就在我们市里?这是传言还是真的?” 方兴奎点头道:“是真的,人就在市局刑警队。

    ” 洪万良一听,面色一凛,连连口称不合适,一线刑警工作太危险了,万一受伤,轻了还好说,若是重了,这不得破坏国家“爱国者治港”的统战工作? 洸州的一、二把手在这场谈话的最后达成了一个共识:对于蒋家留在洸州的这根独秧苗,必须重点呵护,全力照拂。

     *** 或许洪万良自己都不晓得,这边他刚刚迈入市委大院,那边他的亲戚就不安分了。

     洪万良有个亲哥哥,叫洪万钧,兄弟俩年纪差了几岁,长得不算相像,关系倒是自幼十分亲密。

    洪万良只有一个独生女儿洪霓,洪万钧却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洪震随父留在国内发展,小儿子洪霁早早送出了国外。

    洪霁人品还好,但洪震仗着自己叔叔是个领导,打小不学无术,且随洪万良的官儿越做越大,他也越来越肆无忌惮,这不,分文不出就入股了一家叫盛域的民营地产公司,还软磨硬泡地把人董事长的女儿娶进了门。

     这回,洪震也想在长留街这个百亿级的旧改项目里分一杯羹,在洪万良确认空降洸州的第一时间,他就联系上了住建局局长李乃军,请他当个中间人,约出洸州本地的地产公司美合置地一起谈合作。

    李乃军晓得他的特殊身份,当场把饭局敲定,但洪震本人却没有露面,而是派自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