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册 第15章

首页
分不清东南西北,还妄图瞎指挥。

    护短,智商又低。

    若方太后得势,他再想出头儿,就得去巴结方家走佞臣路线了。

     眼瞅着皇后与九皇子就差一步了,就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也不会袖手旁观。

     如此,内阁、御史台皆打好招呼,宋荣与秦峥都觉着暂且能安心片刻了,却不想承恩公石破天惊神来一笔,他敲了登闻鼓! 承恩公非但敲登闻鼓,他告的人也身份非凡,乃当今皇后。

     登闻鼓的特别之处在于,自来登闻鼓之案,上达天听,朝廷没有不接的理。

     故此,哪怕宋家打点了御史台与内阁,此事依旧是闹得沸沸扬扬,无人不知。

     不过,宋家也非等闲之辈。

    承恩公敲完之后,接着承恩侯宋荣也去敲了一回。

    论文采,宋荣状元之身,论口齿,宋荣以前曾在监察院混过。

    关键是,宋荣比承恩公明智一千倍,承恩公去告皇后,宋荣并没有去状告太后。

    不然就太可笑了。

     宋荣直接告承恩公捏造事实、巧言诡辩、谋害中宫、妄图朝纲、目无君父! 承恩公给宋荣气得吐血,指着宋荣怒吼:“宋子熙,老夫是皇上的亲舅舅!” 宋荣一掸衣衫,道:“劳您提醒,本官是皇上的亲丈人!” 有宋荣亲自出马跟承恩公掐架,内阁都松了一口气。

    不想更荒唐的事在后头,方太后偷偷出宫,避到仁德亲王府上,口口声声说皇后要害她。

     事已至此,哪怕郑博也不能不开口说一句了。

    不过,郑博很冷静,他的上书是,希望中宫就太后离宫一事做出解释。

     内阁的上书也是类似,太后出宫并非小事,何况还嚷嚷着皇后要谋杀太后,兹事体大,中宫必须就此事做出解释。

     仁德亲王则要求接皇上与皇子、公主们出宫,当然,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内阁首辅彭老相爷不避嫌疑地去了趟宋府,宋荣的脸色就不必提了,直接道:“说句难听的,皇后若是真有不敬之心,太后根本出不得宫。

    ” 彭老相爷也不信宋嘉言会做出这种昏头的事,依宋嘉言的智慧,哪怕真要杀方太后,也得等九皇子登基之后啊。

    想到方太后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彭老相爷叹道:“皇上以孝治天下,太后忽发妄语,令皇后名誉受损。

    ” 宋荣道:“好在禁卫军与御林军都加以整顿过,忠心不二,总不会再出现逆王之乱。

    ”这事虽然对宋嘉言有影响,但并非没有翻盘之机。

    尤其彭老相爷亲来,看来,内阁还是倾向于九皇子的。

     彭老相爷面露忧色,道:“长此以往,恐怕局面难以收拾。

    ”不孝的名声,谁都背不起,何况是一国皇后?宋嘉言是死是活,彭老相爷并不关心,关键是嫡皇子,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不能因皇后而连累到嫡皇子才好。

    皇后乃一国之母,不可能因太后几句话就让皇后去死,万一中宫不稳,连累的绝非一二人,说不定会引起朝纲震荡。

    在这个时候,彭老相爷力求维稳,方来宋家商议此事。

     “当今之际,唯有先请太后回宫再说了。

    ”宋荣道,“我倒想请老相爷同我一道进宫求见皇后,先问一问皇后的意思才好。

    ”毕竟这事儿得跟宋嘉言商量,依宋嘉言的脾气,愿不愿意低这个头还两说。

     彭老相爷道:“也好。

    ”事涉皇后,他们不好自作主张。

     宋荣与彭老相爷进宫倒是很顺利,宋嘉言正带着孩子们用膳,宋嘉言道:“爹爹与彭相这个时辰进宫,肯定没用午膳的吧。

    ”遂吩咐宫人多加了两副碗筷。

     宋荣唇角直抽,哪里有吃饭的心,不过,规矩使然,他还是先谢了皇后赐膳,与彭老相爷分坐两旁,一时宫人搬上两小桌荤素得宜的膳食来。

    虽然宋嘉言赐膳,君臣有别,并不能在同一桌上用餐。

     五儿还偷偷地朝宋荣眨眼睛,宋荣对五儿笑笑,看她天真无邪的模样,宋荣微微叹口气。

    直待用过午膳,宋嘉言吩咐吕嬷嬷道:“嬷嬷,你带着皇子公主们去隔间儿休息。

    ”因方太后离宫,宋嘉言索性将宫内皇子公主们都叫到昭德殿来。

     待孩子们走了,宋嘉言呷口茶,温声道:“太后的事,本宫知道了。

    ” 宋荣问:“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宋嘉言看梁嬷嬷一眼,梁嬷嬷将一份诏书取来。

    寻常诏书是以龙纹祥云装饰,这份诏书却是凤纹牡丹的刺绣,同样精美异常,于朝中却极为罕见。

    无他,这并不是皇帝的诏书,而是皇后的诏书——中宫笺表。

     皇后被称为国母,并非只是口头儿的尊贵。

    在律法规矩上,同样给了皇后不逊于皇权的权力,当然,这种权力,皇后很少用。

    不过,皇后一旦动用中宫笺表,皇帝都不会驳回。

     宋嘉言写的是一份《论兄终弟及书》。

     彭老相爷与宋荣分别看过,两人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对于宋嘉言的胆量气魄却是极为佩服的。

    无他,宋嘉言这份诏书上话并不多,却是字字穿心断肠:昔闻庄公母,汉有窦太后,今太后意欲兄终弟及,偏爱幼子之心,天下皆知。

    万物有代谢,皇位有更迭,太后欲吾死矣,置皇子公主于何地。

    吾之将死,唯望亲王殿下荣登皇位,善待天下,善待皇子公主。

     宋嘉言道:“太后如此,无非是想仁德亲王登基罢了。

    孝顺孝顺,顺者,孝矣。

    既然是老人家的心愿,没有不成全的道理。

    ” 闻此言,彭老相爷立刻起身,一撩衣摆,便推金山、倒玉柱地跪了下去,道:“老臣深受皇上大恩,皇位更迭,自夏商起,从来是父传子、子传孙,除非皇上无嗣,方另择宗室承袭皇位。

    今皇上有数子,焉可令藩王承袭帝位?老臣请娘娘收回此诏!”说着,一个头叩在地上。

     宋嘉言脸上没有半分动容,根本不理会彭老相爷的话,反道:“太后置本宫于死地,仁德亲王意欲迁皇上、皇子、公主们于亲王府。

    彭相阅事无数,精通史实,与其让孩子们落入野心家之手,不如一开始就将皇位奉送。

    彭相不必担忧,新帝登基,照样要施恩老臣。

    ” 彭老相爷多年老臣,能做到首辅,自然是一流人物。

    现在后宫要翻天,昭文帝病重,哪怕不想干预后宫之事,彭老相爷也要表态了。

    他沉声道:“娘娘此话,老臣不敢应奉。

    太后是皇上生母,娘娘是皇上正妻,俱是身份尊贵之人,恕老臣直言,再如何尊贵,娘娘与太后也要遵从祖宗法度、皇家规矩。

    既然太后离宫,言及皇后,老臣斗胆,恳请皇后与太后当面分说一二,以正清白。

    ”宋嘉言这哪儿是自己要死啊,这完全是逼内阁表态。

     “说到法度规矩,不知藩王久居帝都是何规矩?”宋嘉言道,“彭相是视而不见,还是有何难处?不妨与我直言。

    ”事到如今,她是绝不容仁德亲王继续留在帝都了。

     彭老相爷脑中飞快盘算,沉声道:“仁德亲王就藩奏章就在内阁,既是王爷请愿,没有理由不允。

    ” 宋嘉言温声道:“那就有劳彭相了。

    ” “仁德亲王不过藩王而已,蒙蔽太后、污蔑本宫,甚至图谋圣驾,种种大逆不道,看在皇上与太后的面子上,本宫不想计较。

    ”宋嘉言道,“他不适合继续留在帝都,让他就藩吧。

    ” 宋嘉言的话是符合内阁利益的,不论何时,内阁都不希望藩王干政,何况是成年藩王!故而,彭老相爷应了声:“是。

    ”内阁是倾向于代表正统的嫡皇子的,故此,宋嘉言的名声不能坏。

    方太后又是太后的身份,有错也是无错,既然方太后无错,就要找个够身份的替死鬼。

    不是别人,仁德亲王最合适。

    此时,若说仁德亲王没有别的想法,彭老相爷也是不信的! 宋嘉言道:“亲王就藩之后,本宫会向太后说明一切的。

    后宫之事,还是无涉前朝的好。

    ” 彭老相爷沉默半晌,道:“娘娘,太后毕竟是皇上的生母。

    ” 宋嘉言笑道:“本宫既然嫁给了皇上,皇上的体面,就是本宫的体面。

    彭相太小看本宫了。

    ”抚摸着手里的中宫笺表,宋嘉言递出去,“拿去明示天下。

    ” “娘娘三思。

    ” “本宫已经三思过了。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

    既然要翻脸,她绝不会给仁德亲王翻身的机会。

     彭老相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