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只要孩子没什么大问题,亲事就是板上钉钉了。
何况,连端睿都说了,只要人品端正,一心一意就成。
昭文帝便将此事与戚贵妃母女说了,戚贵妃性子温柔,问女儿:“端睿,你说呢?”她就是有些不喜欢方家人的做派。
端睿公主笑道:“要说承恩公家,自己亲戚,自然是比寻常人可靠、知根底。
明日召方家子进宫,儿臣见过再说。
”
昭文帝笑道:“明天怕是不成,朕听太后说,方谅回老家念书了。
不过,已经着人去接了,过几日就能到帝都。
”
端睿公主可不是个傻瓜,她一听便觉不对,道:“有一事,儿臣不解。
”
“什么事?”
“儿臣就是觉着,要念书,帝都多少名师大儒,还有国子监,也是人才聚集之地,怎么帝都念不得,偏要到老家去念?”端睿公主自幼便聪明过人,因是太后做媒,又是昭文帝亲自跟她说的亲事,她半分不恼,笑道,“只这一点就可疑。
若是嫌家里热闹,想图个清静,不必别处,庄子上难道不能清静?皇祖母与咱们都是住在深宫,哪里知晓外头的事呢?就是承恩公府如何,皇祖母怕也只是听人口口相传而已。
承恩公府是皇祖母的娘家,谁人敢在皇祖母面前说承恩公府的不是呢?”
昭文帝听女儿这样一说,顺势笑道:“就是真跟方家联姻,朕也得先令人打听清楚子弟脾性。
朕着人查一查就是了。
”
“谢父皇。
”
事关女儿的终身,非但昭文帝令心腹去打听方二公子的品性,戚贵妃也召见娘家人进宫,见了大嫂戚太太,将承恩公府有意联姻的事悄悄地与戚太太说了,请兄嫂帮着打听打听,那方二公子品性如何。
如今戚贵妃开口,戚国公府自然要尽力而为。
别忘了,戚国公府有一门子亲家——宋家。
昭文帝根本没令方二进宫,担心太后脸面上过不去,私下将方二的不良行径与太后说了:“实在不像话得很,在西山寺唐突人家姑娘,直接就要脱裤子耍流氓!如今十八,房里七八个丫头,就是被方仁罚回老家反省,身边还带着三个通房。
平日里,朕瞧着方仁也算能干,怎么教养子弟倒这般糊涂了。
”
这些事,方太后完全不知啊!方太后脸色也很难看,既惊且怒:“竟有这等事?一个个的,只知拿好话来哄我!”又满是愧疚,“险些误了端睿!唉,这可叫哀家怎么见端睿呢!”再不敢拿娘家人做媒了!
尽管昭文帝很有孝心地安慰了母亲一番,方太后依旧心下怒火难消,又将方太太唤进宫来一顿臭骂。
方太太灰头土脸地回去了,倒是方二因此得福,一朝得解放,他可是死都不想再回去了。
原本想抬举娘家,却闹了个没脸。
方太后的确偏心娘家,这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端睿公主也是亲孙女,何况端睿公主聪明懂事,素来得宠,就是方太后也喜欢她。
若是方二差不多,哪怕平庸些,怎么着都能成全这桩亲事,却不想方二私下如此拿不出手,简直丢尽她老人家的脸面!
方家之事,方太后只提了个头儿,便息了声。
作为补偿,方太后赏了端睿公主许多首饰玩物,对于端睿公主的亲事,她不再提及,任由昭文帝安排。
端睿公主的驸马尚在挑选之中,县主姚馨却是等不到腊月宋嘉言出嫁,她要提前跟吴玉举行婚礼。
姚馨先时埋怨宋嘉言不地道,迟迟不肯成亲,倒耽搁了她的青春。
如今她想了个法子叫吴玉松了口,反正是双生子,一样大,就是稍微提前些日子。
姚县主乃贵女,也没人敢当面嚼舌根。
至于名声之类,姚馨从来没在乎过。
姚馨成亲的排场自不必提,景惠长公主从来是长公主中的头一份儿,就这么一个女儿。
便是国公府,哪怕姚国公世子与景惠长公主多年不和,也不敢亏待姚馨。
宋嘉言去长公主府瞧过姚馨,姚馨原本是想着宋嘉言在她出嫁那日到公主府来热闹热闹的,宋嘉言哭笑不得,道:“我的县主大人,你现在只管做新娘子。
想一想,吴家又无女人掌事,难道让阿玉表哥自己张罗成亲的事?即便他是状元,也无这等本事。
我外祖母年纪又大了,精神头儿不足,都是舅母带着丫鬟婆子收拾,我这几日都是过去准备您老大婚的排场,哪里有空闲?”
姚馨早视宋嘉言为密友,拉着宋嘉言的手,眼角眉梢一派幸福:“辛苦你啦。
”
吴家就这么几门子亲戚,武安侯府帮着操持也是应尽之道。
吴玉娶姚馨,别的不说,姚馨的嫁妆自早上就开始往吴家抬,一直抬到傍晚才抬尽,满满当当地摆了三个院子才算搁置开了。
便有些势利的人暗道,吴玉虽然被算计,也不算太吃亏啊。
娶了姚县主,就是娶了座金山啊。
长公主嫁女,不仅是长公主府的喜事,亦是姚国公府的喜事。
姚国公府本就是大皇子的母族,大皇子已是准太子,带头儿去给长公主捧场,几位皇子也都跟着去了长公主府。
余者景惠长公主的姐妹们,景淑长公主、景怡长公主都到了,再有仁德郡王携妻带子地来凑热闹,余者与姚家交好的人家儿、景惠长公主的母族戚家等帝都权贵,济济一堂,一团喜气,酒宴直到下晌方散。
生于皇室之中,几位皇子的酒量都尚可,唯四皇子素来量浅,未喝几盏便醉了。
四皇子妃是姚家女,却要随丈夫去长公主府喝酒,长公主府早备了干净的屋舍供客人休息,听人回禀说四皇子醉了,四皇子妃顾不得与妯娌们寒暄,连忙起身去照看四皇子。
四皇子酒品一流,纵使醉了,也不会乱撒酒疯之类,无非就是闭眼睡觉。
直到傍晚,四皇子方醒。
因是大喜的日子,四皇子不好留宿,与景惠长公主打声招呼,便带着四皇子妃回府了。
回府后,姚氏服侍着四皇子洗漱换了家常衣裳,四皇子问:“大哥册封太子的礼物准备好了吗?”
姚氏柔声道:“差不多了,我着丫头取了礼单来给王爷瞧?”四皇子被封豫章王,封地处江西,离帝都路远天遥。
原本,他已经准备上书昭文帝带着四皇子妃就藩豫章。
因眼下就是太子的册立大典,昭文帝留几个封王的儿子,待太子大典之后再行就藩。
因日后回帝都的机会不会太多,太子大典,自然要准备珍贵一些的礼物。
四皇子笑道:“明天再说吧。
我们这就要去豫章,以后要回帝都的时候不多,府中无事,多回娘家看看也无妨。
”
姚氏笑道:“我知道了。
我想着明天进宫,给太后请安,也去瞧瞧母妃。
”四皇子生母早逝,由后宫柳美人抚养成人,生母的记忆早已模糊不清,四皇子视柳美人为母,并不因柳美人位分低微而怠慢于她。
四皇子还准备着就藩时请旨,带着柳美人一并去豫章奉养。
“多带些滋补的东西,记得提醒娘娘服用,不必俭省。
”后宫之中,位分高低实有天壤之别。
四皇子年长出宫分府,因柳美人位分低,四皇子又不是受宠的皇子,进宫不易,便是有心照顾,也照顾不到柳美人。
如今娶了老婆,四皇子妃进宫给太后请安,厚着脸皮要去看柳美人,太后也不好阻止。
姚氏温声应了。
姚馨大婚之后,竟也把日子过得有模有样,反正现在吴家内宅就她一个女主子,景惠长公主教过姚馨打理家事、管束奴婢,又陪嫁了得力的女官,一切井井有条。
姚馨还邀宋嘉言到吴家做客,一脸的幸福喜悦,比先时在公主府时还圆润了些。
以这样的手段得到婚姻,还能过得这样欢乐,也只有姚馨了。
更令姚馨惊喜的是,太子大典之前,她被诊出有了身孕。
景惠长公主喜悦至极,恨不能将女儿接回长公主府养身子,姚馨却是没应,她道:“我要是去了,家里这一摊子可怎么办?我要是回公主府,阿玉第二天穿什么衣裳都不晓得。
母亲放心吧,有嬷嬷们照顾我,没事的。
”
景惠长公主见女儿精神气色都很好,尤其是女儿女婿感情好,便也没狠劝。
何况,如今宫内外都在筹备立太子之事,景惠长公主也有自己的交际,留下两个年长的嬷嬷,景惠长公主再三叮嘱女儿:“有什么想吃的,着人去告诉我,我给你送来。
”
“知道啦。
”姚馨喜滋滋的。
待吴玉回来,姚馨亲自把这喜讯告诉吴玉,吴玉两眼圆瞪的惊讶模样让姚馨笑出声来,拍他一记:“高兴傻啦?”
吴玉瞅着姚馨的肚子,眼中溢出满满的喜悦:“真的?”
“当然啦,我请了太医来诊的脉,若再不真,非去拆了他们的招牌不可。
”
吴玉忙扶着姚馨坐了,声音中带着三分罕见的温柔:“小心些。
”
姚馨笑道:“我会小心的,你是状元,可要开始给咱们的孩子想名字了,一定要想一个独一无二又威风八面的名字才好。
”
姚馨满心欢喜地将头倚在吴玉肩上,唇角情不自禁地翘起来,笑道:“阿玉,我真高兴。
我想给你生孩子,生许许多多咱们的孩子。
”
所有的一切都十分顺利,连国家都风调雨顺,众人都道,此乃太子福兆。
正是立太子前夕,便是昭文帝听到这样的话也是极为开心的。
生命永远无常,没有人能预测,下一刻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