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册 第5章

首页
对宁安侯府也挺亲近。

    再加上纪闵与郡王妃少时相识,两人关系很是不错,才有郡王妃带着女儿来捧场。

     宋嘉言道:“二妹妹身子不大妥当,如今天气越发冷了,实在不放心她出门。

    ” 小郡主面露惋惜:“嘉语是有些娇弱,待她好了,咱们有空聚一聚,我家里没有姐妹,寂寞得很呢。

    ” 宋嘉言自然微笑加感激地应下。

     邵春华来帝都的日子浅,认识的大家闺秀并不多。

    再者,与宁安侯府来往的多是公侯府第,而邵春华五品知府出身,哪怕有个做侯爷的舅舅,根基仍是有些浅了,真正一流的人家并不是很看得上她。

     邵春华多是陪着几家或是门第较低或是庶女出身的闺秀说话儿,宋嘉言引她认识秦斐与姚淑静。

    前者是秦家三房的嫡长女,后者是姚国公府旁支四品将军之女。

     宋嘉言笑道:“咱们一直在帝都,没见识过外头天地的模样。

    我这表妹,可是去过好些个地方呢。

    如今帝都流行蜀绣,表妹便在蜀地住过。

    ” 秦斐笑:“我在书上看说蜀地是天府之国,邵姑娘,那里是什么样的?” 邵春华也是个机敏的性子,宋嘉言为她引荐新朋友,又给她打开话题,她也不是笨蛋,便绘声绘色地说起蜀地风物来。

     及至纪闵寿宴结束,送走各家夫人小姐,邵春华也在姑娘群里混了个脸熟,算是正式脱离了往日路人甲的身份。

     亲姐姐的寿辰,小纪氏自然是留到最后的,见着宋嘉言,小纪氏笑问:“言儿是与我一道回去,还是再陪你大姨母住些日子?” 纪闵笑道:“让言丫头多住几日吧,我这里也有先生,又有姐妹相伴,与家里也是一样的。

    待年前,我再送言丫头回去。

    ” 小纪氏自然笑允,纪闵又问了一回宋嘉语的身子,命人包了二斤上等官燕,说是给宋嘉语补身子的。

    小纪氏推辞不掉,只得笑领,又说了几句话,直待前面宋荣着人来催,方带着宋嘉让宋嘉诺兄弟告辞。

     客人散尽,纪闵便带着宋嘉言与邵春华去了婆婆宁安侯太夫人的院里,太夫人并不是个难相处的人,见着媳妇就笑了,道:“今天是你的好日子,我想让你受用一日,不是说不要你过来了吗?” 纪闵笑道:“老太太心疼媳妇,媳妇也心疼老太太呢。

    为着媳妇的生辰,闹了这么一整日,就是老太太也不得闲,跟着操劳,不亲自来瞧一眼,媳妇怎能放心呢。

    ”太夫人并非刁蛮婆婆,纪闵一进门太夫人便将理家之权交给儿媳妇,自己安享婆婆的尊荣。

    这样的婆婆,虽非宁安侯生母,却于宁安侯有抚育之恩,故此,宁安侯纪闵夫妻对太夫人向来尊敬。

     太夫人笑,吩咐丫鬟道:“给你们太太在椅子里放个软垫子。

    ”对纪闵道,“靠在腰上,舒坦些。

    ” 与媳妇说了几句话,太夫人方道:“言丫头,你妹妹刚来帝都,多亏了你带着她玩儿。

    ”太夫人做了多少年的侯府夫人,如今又成了太夫人,侯门公府的弯弯道道,老太太毕生浸淫其中,一清二楚。

    外孙女已经接来了,放在身边教养,自然是为了外孙女的前程着想。

    哪怕太夫人有些私心,心里也明白,若想有个好前程,也得外孙女自己争气才行。

    出身是没办法了,这世上也只有一个宋荣,女婿的官职,得慢慢来。

    但女孩儿家的交际,万不能落下。

     媳妇虽好,也愿意带着外孙女出去走动,只是,纪闵的圈子都是帝都贵妇圈,家里却没有适龄女孩儿带一带邵春华。

     今日纪闵寿宴,提前接了宋嘉言来,说让宋嘉言与邵春华一道来招待各家姑娘小姐们。

    太夫人其实很有些不放心,宋嘉言、邵春华,一个姨表小姐,一个姑表小姐,很有些打擂台的意思。

    不过,太夫人还是应了。

    中间却是派心腹婆子瞧了好几遭,见并无他事,宋嘉言还很照顾邵春华,太夫人方放下心来。

     听到太夫人赞自己,宋嘉言并不居功,笑道:“邵妹妹去过许多地方,眼界开阔,虽是刚来帝都,只要邵妹妹一开口,就没有人不喜欢她的。

    ” 邵春华忙道:“若不是姐姐介绍各家姑娘给我认识,我真不大敢跟她们说话呢。

    ”自幼随父亲外放,邵春华身上并没有太多心机,直接就把实话说出来了。

     宋嘉言在这个时候肯指点邵春华,的确是大家做派。

    太夫人笑道:“你言姐姐最是爽快大方,以后你就跟着你言姐姐学,是没差的。

    ” 一时,宁安侯带着儿子李行远来太夫人屋子请安,大家说了会儿话,见太夫人脸上露出倦意,服侍着太夫人去里间歇下,大家方散了。

     宋嘉言自然是随着纪闵走,邵春华是跟太夫人住一处的,刚要回自己屋子,太夫人身边的丫鬟碧儿请了她去太夫人的屋子。

     室内温暖如春,太夫人斜歪于榻上,身上盖着床熏香锦被,让外孙女在一旁坐下,太夫人慈爱地望着外孙女柔美的脸庞,笑问:“这次学到了什么吗?” 邵春华想了想,道:“愿意跟我说话的姑娘比以前要多了,言姐姐引我认识了好几位姑娘,其中一位是秦尚书家的孙女秦姑娘,一位是姚国公府旁支,将军家的千金姚姑娘,她们都挺好的。

    ” 太夫人点点头:“交际是急不来的,你刚来,慢慢地也就熟了。

    ” 邵春华点点头,又问:“外祖母,言姐姐家里还有个妹妹吗?” 宋荣与宁安侯同娶纪家女,这在古代也是很亲近的姻亲,太夫人自然知晓宋家的情形,笑道:“是啊,嘉言还有一个妹妹,叫嘉语。

    嘉言的母亲是你舅母家嫡亲的二妹妹,早早过世,后来宋大人续娶了你舅母家的四妹妹,也就是嘉语的母亲,现在的宋太太了。

    ” 邵春华笑:“外祖母,言姐姐真是个和气人,我来帝都这些日子,从没见过比言姐姐更好相处的人了。

    ” 太夫人不禁笑道:“难得你们小姐妹相处得来,她得在咱家住好几日呢,你闷了就去找她玩儿。

    以后你们到了外头,也要知道相互帮衬才是好姐妹呢。

    ”教导了外孙女一些事务,太夫人就打发外孙女去歇着了。

     大丫头朱儿坐在太夫人的脚畔,用美人槌不轻不重地为太夫人捶着腿。

    太夫人阖着眼睛养神,温声道:“一会儿找了那套点翠的头面出来,等言丫头走的时候记着提醒我一声,给那丫头送去。

    ” 朱儿柔声应了。

     太夫人也觉着宋嘉言不错。

    纵使有些私心,到底孩子们还小呢,以后的事,谁说得准呢?太夫人微微一笑,轻松入梦。

     忙碌了一日,孩子们也累了,宁安侯让孩子们都去休息了。

     李行远追着宋嘉言出去,说:“言姐姐,过来过来,我给你看好东西。

    ”说着便拉着宋嘉言去他院里。

     李行远幼时就被抱到纪闵膝下,纪闵多年无所出,视李行远为亲子,表姐表弟,早就熟得很。

     “你一见就知道了。

    ” 其实李行远的院子就是与主院儿相连的一处小跨院儿而已,到他屋里,李行远把前些天得的一副小小牛角弓给宋嘉言看。

    宋嘉言本就是喜欢舞刀弄棒的性子,她跟宋嘉让学过三招两式,骑马射箭都还凑合。

    而且,她每天早上都会去小校场练习,有模有样的。

     宋嘉言的力气比起寻常女孩儿大许多,试一试这弓的力道,赞一句:“好弓啊。

    ” “这是父亲特意叫人做来给我的。

    ”李行远背着两只小破手,板着小脸说,“上次我一时不慎,输给了言姐姐。

    自此我是勤学苦练,闻鸡起舞,不知言姐姐要不要跟我比试一下啊?” 宋嘉言没理会这小子,李行远斜着眼睛,还用起激将法来:“要是言姐姐怕输,就算啦。

    我知道,丫头们都要面子的。

    ” 宋嘉言眯起眼睛,道:“要是我赢了,就扒了你裤子,把你屁股打肿。

    ” 李行远小小男子汉,非常要面子,脸上红红的,拍拍小胸脯,很蔑视地看宋嘉言一眼,大声道:“我才不会输给你一个丫头呢。

    ”上次输给宋嘉言,李行远可是没面子了好几日呢。

     李行远的嬷嬷已是听不下去了,劝道:“我的姑娘哎,在外头可不许这样说话。

    ”好不好的要扒人家小爷的裤子……若是宋嘉言真扒了李行远的裤子,真得嫁给李行远了。

     纪闵正在屋里跟丈夫说话,丫鬟来回禀:“大爷叫着言姑娘在院子里比箭呢。

    ” 纪闵笑:“远哥儿这是要找补回面子呢。

    ”上次输给宋嘉言的事,纪闵一清二楚。

    或许是输给女孩子太没面子,自此李行远加倍用功,引得纪闵宁安侯偷笑不已。

     宁安侯起身道:“我去瞧瞧。

    ” 反正没几步路,纪闵也跟着一道去了。

     长辈来了,宋嘉言与李行远先给长辈见了礼。

    李行远是家中独子,与父母十分亲昵,自信满满:“父亲母亲,你们也来看我如何赢过言姐姐啊。

    ” 宋嘉言瞟他一眼:“输了别咧着嘴哭才好。

    ” 李行远不服道:“男子汉大丈夫,流血都不会流泪。

    倒是言姐姐,你要是输了,哭几鼻子我也不会笑话你。

    ” 宋嘉言比李行远大一整年,男孩子发育晚,宋嘉言比李行远高半个头。

    宋嘉言活动了下手臂,纪闵见李行远的丫鬟小桔捧着个茶盘,茶盘上有四个银锞子,分两堆放着,问:“这是什么?” 小桔笑禀:“是大爷和言姑娘的赌注。

    ” 李行远立刻道:“父亲母亲,你们要不要下注我赢啊?” 纪闵笑:“拿两个小银锞子,我押远哥儿赢。

    ”还问,“侯爷,要不要你也下个注?” 宁安侯摇头,言简意赅:“夫人,现在下注,为时过早。

    ” 宋嘉言笑嘻嘻地:“姨丈,你实在是很有眼光啊。

    ” 李行远道:“父亲,你就押我赢,没错的,银子不流外人田嘛。

    ” 宁安侯瞪李行远一眼,李行远吐吐舌头,不敢说话了。

    三十步的靶子,李行远道:“言姐姐是客,你先请吧。

    ” 宋嘉言道:“难道我稀罕占你的便宜?剪刀石头布。

    ” 剪刀石头布,还是宋嘉言领先。

     李行远悄悄地跟父亲嘀咕:“言姐姐的运气好得不行,每次剪刀石头布都赢。

    ” 宁安侯默默无语,这傻儿子,还有脸说呢。

     宋嘉言用的就是李行远的牛角弓,二话没说,将弓拉到饱满后,唰唰唰三箭,正中红心。

    扬扬下巴,宋嘉言将弓递给李行远。

     李行远嘿嘿笑:“看来,言姐姐的功夫还是没落下啊。

    ” 宋嘉言指了指靶子,用事实来说话吧,小子! 李行远能主动邀战,也是苦练过的。

    第一回合,平了。

     宋嘉言看李行远一眼,微微点头,臭小子还挺有长进的啊。

    李行远得意地笑起来,将牛角弓递给宋嘉言,第二回合,依旧是平局。

     一连四个回合,都是平局。

     第五个回合,李行远先。

    李行远已是挽起弓来,宁安侯忽然道:“拿两个银锞子来,押到嘉言那边。

    ”李行远手一抖,一箭射到了天边外。

     宋嘉言哈哈大笑,李行远怨怼地望向父亲,宁安侯俊脸冰冷,李行远也不敢说什么,接下来两箭,正中靶心。

     宋嘉言挽起弓来,转头笑问:“姨母,你要不要押一把远弟啊?”纪闵不料心思被宋嘉言道破,笑一笑,没说话。

    宋嘉言连挽三箭,均中靶心。

     李行远宣战时自信满满,不想因意外又输给宋嘉言。

    好在,他家教颇好,并不是个赖皮的,气得哼了两哼,说:“明天再接着比。

    ” “我可不会随随便便跟谁比箭。

    来来,远弟,把我跟姨丈的赢资拿来。

    ”与宁安侯一人分了四个小银锞子,欢欢喜喜地放到荷包里去。

     宋嘉言赢了比箭,乐呵呵地与姨母回屋里说话。

     宁安侯留在儿子的小院儿里教导儿子,道:“比试时,分心是大忌。

    我不过一句话,你就能射歪,可见功夫不到家。

    ” 李行远道:“父亲何必这时候给我拆台,又叫我输给言姐姐,好丢脸。

    ”一面说着,嘴巴也翘了起来。

     宁安侯道:“知道丢脸就好好练,我儿子一直输给一个女孩子,我也觉着丢脸呢。

    ” “下回,下回我肯定不会输的。

    ” “我看嘉言的箭术是比你还强几分,想赢可不是嘴巴上说说就能赢的。

    ”宁安侯令儿子重新挽起弓,亲自指点于他,瞧着儿子射了几支箭,又跟他讲了些注意事项,就叫李行远自己琢磨去了。

     宋嘉言挺喜欢跟李行远在一起玩儿,宋嘉让是哥哥,平日总以大哥的身份自居,很少亲自跟宋嘉言动手比试。

    宋嘉诺就太小了,小豆丁一个。

    倒是李行远只小宋嘉言一岁,还是个爱闹腾的脾气,家里没有别的兄弟姐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