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蛇羹

首页
木翠立于墙下整装待发,啊不,是整装待翻,那老者再三辞谢,“小人一力即可,不须劳烦姑娘。

    ” 端木翠斜了那老者一眼:“谁说我要帮你了?你进去找包大人,我进去是找展昭,大家各行其是,互不相干。

    ” 那老者犹有疑色,却不再相询,胸腹贴于墙身,倏地蜿蜒而上,迅捷如蛇。

     废话,人家本来就是蛇。

     端木翠看得目瞪口呆,半晌,不甘心道:“施展法术有什么稀奇,我半点法术不用,单凭一己之力,也会爬进去。

    ” 言出必践,果然弃了轻身功夫,借着铁爪一步步上爬,显见平日疏于练习,爬了不到几步便歇好久,歇得展昭忍无可忍。

     “端木翠,”展昭仰头,“你要见我,走门便是,又搞什么玄虚?” 端木翠吓了一跳,低头看展昭:“你……都看到了?你什么时候来的?” “该看到的都看到了。

    ”展昭叹气,“你下来吧,依照你这歇法,半夜都翻不到顶。

    ” “谁说的?”端木翠气结,“我只不过是要凭着人力爬过这围墙而已,再歇片刻就能爬过去。

    ” 展昭头痛:“那你就这样……趴在墙上跟我说话?” “我喜欢这样跟你说话。

    ”端木翠发狠,“而且上面比较凉快。

    ” 话音刚落,展昭一撩衣襟,平地上跃。

    端木翠尚未反应过来,已被展昭带了下来。

     甫一接地便双脚无力,端木翠赶紧扶住展昭,两只手臂都似在微微颤抖。

     “手脚都发软吧?”展昭忍住笑,扶端木翠在墙角坐下,“上头虽然凉快,却不是那么好待的。

    ” 端木翠狠狠剜展昭一眼:“我只是想不施法术,单凭人力爬过……” “好啦。

    ”展昭啼笑皆非,又抬头看了看墙檐,“方才翻过去的那老者是谁?身法那般怪异。

    ” “你也知道有人翻过去了,还在这儿不紧不慢,也不说去保护包大人。

    ”端木翠一边按捏发酸的小腿,一边低声嘟囔。

     “我听到你二人对话,你自然不会带歹人来危害大人。

    ”展昭微笑。

     端木翠看展昭:“展昭,包大人为什么要重审永州食子案?” 展昭已猜到端木翠十有八九是为永州案而来,倒并不讶异:“永州案上报开封之后,大人和公孙先生就一直好生关注,且大人经常叹说虎毒尚不食子,据街坊言说,那凶嫌平日里并不残恶,做出这样的事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此其一也。

    ” “其二呢?”端木翠追问。

     “公孙先生给永州长吏去书详询此事,长吏回信中有一点颇让大人生疑。

    据说凶嫌下狱之后就不曾开过口,半句话也未曾为自己辩解过,他又目不识丁,也不能将自己的冤屈写出来,只是目中常含悲苦之色,看到的人无不心酸落泪。

    ” “那今日堂审可有进展?” “能有什么进展?”展昭苦笑,“口不能言笔不能写,就算大人有心重审此案,又有何力回天?” 一灯如豆。

     包拯和公孙策还在试图找出永州食子案的突破口。

     今日堂审,包拯界方一拍:“你可知罪?” 那人僵跪于当地,一动不动,良久目中流下泪来。

     “依学生看,”忆起白日所见,公孙策嗟叹不已,“那人确有苦衷,但观其神色,他似乎对自己能否洗冤并不在意。

    ” “此话怎讲?” “回大人,他虽然口不能言,但肢体活动无碍。

    若果真有心伸冤,大人问他是否知罪之时,理应摇头否认或是点头服罪,但他却若泥胎木塑,阖目向天涕泪长流……” “公孙先生所言有理,”包拯点头,“他这般行止,此中必有极大隐情。

    只是他不开口,本府又从何为他洗冤……公孙先生,你可有良策……公孙先生?” 连唤两声不见公孙策应答,包拯略感诧异,抬头看公孙策。

     公孙策双目圆瞪,满目惊惶,上下牙关磕磕撞撞,抖抖索索伸手,指着那紧闭的门扇。

     包拯循着公孙策所指看将过去,倒吸一口凉气。

     有什么东西,正自那紧闭的门扇缝隙处挤将进来。

    初时薄透如纸张,整个透入之后便在原地飘摇转荡,竟是一个轻软飘忽的纸片人。

    包拯眉头皱起,正待开口训斥是谁这等促狭胡闹,就见那纸片人悠转之间,慢慢鼓胀成形,平展如纸的面上慢慢凸起耳鼻凹进双目,紧接着十指虚展、双足委地,摇摇晃晃之下,长成一耄耋老者。

     “草民佘公旦……” “妖怪!” 公孙先生的神经显然紧绷至极点,忽地大喝一声抓起桌上砚台向着那耄耋老者掷了过去。

     在此,实在应该为公孙策的勇气三击掌。

    要知道在《六指》这个故事当中,公孙先生可是话也没说半句,当场就栽了过去。

     谁也不是天生胆大,展昭初进端木草庐时,还不是冷汗涔涔?公孙策由当日的直接昏厥成长为今日的奋勇迎敌,与端木翠的影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