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16 章

首页
曾经的她和他,隔着师徒的名份,隔着她早有的指腹婚约。

    自七岁至十七岁,琴棋书画,为人处世,甚至每一卷书,每一句诗词,都是他所教授。

    从懵懂无知,到深入骨血。

     色授魂与。

     情迷心窍。

     她用十年,懂得这八个字。

     “累了?”周生辰忽然问她。

     时宜摇头:“想到一些事,”她怕他追问,很快说,“工作的事。

    ” 她自知道他没有工作和家事的安排后,就刻意说,自己前一夜工作太晚,有些累。

    两个人在家里呆了整天,消磨时间的东西很多,而他,偏偏就选了围棋。

    他执棋的手势,非常漂亮,也非常熟悉。

     时宜有时候会借着斟酌棋局,去悄悄瞄他下棋的样子。

     她想,他会有所察觉,只是任由她这么做而已。

     他带她去他们的房子。

     不大的庭院,还有幢三层小楼。

    室内装饰的如同一纸素笺,色彩并不浓烈,却有着让人沉静下来的氛围,她走进来,就不自觉会压低声音说话。

    她忽然想,如果不是自己,是其它的人做他的未婚妻,会不会每件事都觉得十分违和?一种年代的违和感。

     可惟独是她,从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

     作为即将和他订婚的人,她理所应当要参与所有的事。

    周生辰并不认为自己有资格裁决一切,甚至连请柬所需的套色木刻水印,也要亲自给她看,问询她可有偏好的字体。

    他们说这些的时候,是在他与幕僚谈话的间歇。

     深褐色的桌面上,排开了木刻水印,每个版刻旁,还有张裁成长条的宣纸。

     是他让人刻了她的名字,复又印在纸上,其实,她认得这其中的每个字体,甚至是背后的每个故事。

    她问他:“通常,你喜欢用什么?”“老辈人崇尚唐风,喜欢周正的楷书,具体哪家的字,只看个人喜好。

    ” 她颔首,楷书四家,惟有赵孟頫是元代人。

    她理所当然,排除了那张字。

     然后,非常准确地把另外三家的字挑出来,摆在两人眼前。

     却没留意到,周生辰眼底的稍许惊讶。

    他没想到,时宜能认的这么准。

     “我很喜欢颜真卿的字迹,可他算枉死,会不会不太吉利,”她莫名的迷信,“柳公权的字,太过严谨,会不会不适宜订婚的请柬?”她轻声喃喃的,有些犹豫,转而又觉得自己过分。

    不过是请柬的字体,何必如此较真。

     周生辰倒不觉如何,抽走唯一没被她否决的字条,“骨气劲峭,却不失风流,欧阳询的字很不错。

    ”说完,便唤来人,拿走了这张宣纸。

     他抬起手腕看时间,然后告诉她,接下来会有很多安排,不适合他参与。

     她起初还有些奇怪,看到他的背影消失在书房内后,发现门外已有个熟悉的脸,歪着头笑著,是那晚给她量身材的姑娘。

     时宜恍然,何为“不适合他参与”。

     那晚在姑娘的老宅里选料子和量身材,只有他们祖孙四个人,还有位端茶倒水的婆婆。

    她只觉得除了深宅大院的环境,并没什么特别的。

    但此时,她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