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章 今上骑高头大马,身上披黑狐氅衣,那狐毛出锋罩住半张脸,只看见深邃的一双眼

首页
太后吃了一惊,“贤妃?官家这是打算自暴自弃了么?贤妃何德何能,她做皇后,只怕朝臣们未必能服。

    ” 他冷冷一笑道:“朕的皇后,朕无权册封,还要听朝臣们的指派,那朕做的什么皇帝?”他突然抬高了嗓门,“谁自认为能执掌乾坤,谁就来顶替朕罢!” 他愤懑得难以自持,他知道为君者号令八方,当喜怒不形于色,可他实在难过。

    言官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管天管地,他是帝王,忠言逆耳,就应该忍受他们口沫横飞,指手画脚。

    有谁在乎过他的感受?他已经开始厌恶说话了,像以前一样事事埋在心里,因为没有一个人值得他大费唇舌。

     太后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官家何必迁怒。

    静妃有今天的结果,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若不是一再的吃里爬外,官家何必废她。

    ” 他抿唇看着太后,想为她辩解,但又无从说起,只道:“香珠的毒是谁下的,臣早晚会查清楚。

    ” 太后哂笑道:“我算看出来了,官家到现在还在维护静妃,哪怕她要你的命,你也不在乎么?真正爱你的人你视而不见,不爱你的,你却对她掏心挖肺,这是要走你爹爹的老路。

    官家听我一句劝,事到如今静妃也死心了,我知道她是聪明人,往后不会寄希望于你,你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大展宏图。

    有了天下,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何必为个狐媚子伤了心神。

    官家让她出宫是为她好,既然善始,就应该善终。

    否则一贬再贬,真没有地方是她安身之所了。

    ” 太后的手段他知道,当初先帝病重,皇后失去依靠,太后母凭子贵,敢在先帝面前公然同皇后对垒。

    先帝最后病逝时,连眼睛都未阖上,定定望着皇后的方向,万分不舍。

    现在秾华面临的也是这样的窘境,一位处处占优的贵妃,就像当年的太后一样。

    前车之鉴,他不得不谨慎考虑。

    他虽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说恨她,但要完全对她的生死不加不理会,暂时还做不到。

    所以他要周全,大军已经往绥国进发,他事忙,无暇顾及那么多,太后虽是母后,紧要时候还是要加以提醒的。

     他将手里把件扔在书案上,豹形的青玉与镇纸相撞,咚地一声闷响。

    他说:“臣虽是先帝的儿子,但与先帝大不相同,太后无需为臣操心。

    静妃已经贬入瑶华宫,若无正当的理由,不会再召回禁庭,让她安安静静修道去吧!” 太后凝眉道:“正当理由还不是官家说了算?起兵需要理由昭告天下,最后怎么样?她一哭二闹三上吊,你连她乳娘都放了,把柄在何处?仗还不是说打就打!不过老身提醒官家,废太子可以重立,废后却没有重返的道理,官家是要君临天下的,莫留了短处惹人笑话。

    ” 他面无表情地望着她,“看来太后对册封贤妃一事没有疑义,那臣就命人拟诏了,早早定下,早些太平。

    ” 太后拍案而起,“我何时答应立贤妃为后了?” 他冷声道:“太后的意思是,臣必须按照你的意思立贵妃为后么?臣弱冠登基,登基便亲政,谁知如今竟要做儿皇帝了!贵妃刺杀皇后,嫌疑重大,这样狠辣的人,如何统率六宫?” 太后几乎要被他气死了,愤然道:“说她有嫌疑,为何不查?什么案子是摆在那里自己水落石出的?还不是因为官家不想查,任人诬陷贵妃!” “人证物证俱在,有什么可查的?”他负手道,“贵妃眼下戴罪立功倒是可行,若要封后,只怕无法向众臣及后宫御妾交代。

    臣与太后在此事上有了分歧,最后册立谁,还需从长计议。

    大军在途中,前朝有很多事等着臣去处理。

    禁中后位暂时悬空,还请太后替臣主持宫务,一切有劳太后。

    ” 一位君王有主见固然好,可是想做他的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太后没有办法,这次对话不欢而散,回到宝慈宫,依然愤愤不平。

    只是贵妃面前还需打圆场,因笑道:“官家为国事操劳,贵妃体谅则个。

    我同他说起将你接出永巷的事,他未有微词,想是心里有数。

    封后的事我暂且未提,言官们议政时施压,好过咱们自己开口。

    ”一面说,一面和蔼抚抚贵妃的手,“你自入宫来便常伴我左右,我心里极喜欢你。

    如今李后被废,于你是个大好时机,且按捺,早晚这凤印会交到你手里。

    官家不易亲近我知道,原是有李后作梗,现在她出居瑶华宫,你大可安心了。

    只不过还要你自己出把力,官家这样的男人,风花雪月是一时兴起,你若助他,他慢慢就会明白你的好处。

    ” 贵妃诺诺答应,“臣妾无能,要孃孃替我操心。

    官家不肯接纳我,好在有孃孃心疼我,否则我的日子便难熬了。

    孃孃放心,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封不封后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只要能助官家一臂之力,我也心满意足了。

    ” 太后很欣慰,复安抚几句,她便起身退出了宝慈宫。

     庆宁宫离宝慈宫不远,立在天街上能看见那辉煌的门楣,如今成了摆设,依旧巍峨而立。

    明明只有几步之遥,偏要多费周折。

    她笑了笑,心道太后当她傻,三言两语就想骗乌戎出兵,哪里那么容易! 她挽起画帛往天章阁去,阁内勾当官忙迎出来见礼,她淡声道:“本位是来查阅典籍的,请崔直学替我讲解。

    ” 勾当官应个是,退到偏阁请来崔竹筳。

    贵妃牵袖比手,“崔直学请。

    ” 书架林立的阁中森森然,他们缓步往深处去,贵妃边走边低声询问:“大资可知道李后被废了?” 崔竹筳道是,“上半晌就得到了消息。

    公主此来是为这事?” 她嗯了声,“太后见官家,我知道她必定提出封后的要求了,可惜官家对李后余情未了,还想留着那位子,用以祭奠他的爱情。

    我有时候真想不通,我与李后同天进宫,为什么官家偏钟爱她?” 崔竹筳忖了忖方道:“宁王为太子时薨于东宫秘不发丧,直到第二年春才昭告天下。

    其中有九个月时间,官家冒宁王之名与李后通信,想是那时情愫渐生。

    官家有疾,不喜欢生人接近,李后与他神交已久,他爱慕她,见了面自然也更亲近,这是人之常情。

    ” 贵妃听后惘惘的,“原来如此……我早就失了先机,败得也算合理。

    只是那李后有什么好的,叫你们这样心心念念。

    ”她笑着问他,“大资对她也有好感罢?上次要不是你再三相求,七夕那日就应当趁乱把她给杀了。

    ” 他却笑道:“皇后死了,官家活着,岂不是给公主找麻烦么?是我对宁王寄希望太高,以为他不会手下留情,没想到情却误事了。

    至于我同她……毕竟教导她这么多年,就是养只猫儿狗儿也有感情了,自然不希望她死。

    ” 贵妃拿起一卷《白虎通》做幌子,又道:“我如今遇了困难,还需大资指点。

    照理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大钺出兵,后方必定疏于防范,乌戎趁机直取汴梁,未尝不是好办法。

    可惜乌戎国力不济,且官家缜密,禁军仍有四十万驻防,就算乌戎倾全国之力,也未必能一举拿下。

    不过乌戎南可取绥,东可攻钺,官家总还有些顾忌。

    若这当口不分一杯羹,将来钺国坐大,乌戎就危险了。

    战事上的进退我不懂,我只知道要做钺国的皇后,生下太子,只有这样乌戎才能继续存在下去。

    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除掉李后,官家没了执念,封谁为后就无所谓了。

    我远离故土,大资是我的智囊,这样安排,大资以为如何?” 崔竹筳还是摇头,“公主想得太简单了,杀了李后非但不能做皇后,恐怕还要受牵连。

    官家究竟对她有没有感情,从册立新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端倪。

    李后死了,他能绕过谁?哀莫大于心死,对一个自视甚高的人来说,只有遭人背弃才是致命的。

    如何让李后死心,彻底同他决裂,才是公主应该考虑的。

    杀人?下下策!” 贵妃听他分析,自然也懂得他的私情,应承道:“大资说得有理,是我太急进了。

    大资这些年来劳苦功高,待功成之后,陛下定会重赏大资……那么依大资的意思,李后不必死么?可她在汴梁一天,我心里便一天不得安宁。

    ” 他说:“时机成熟时,臣会带她离开汴梁,这样公主便高枕无忧了。

    ” 贵妃略怔了下,终于会心一笑道:“我也在想,大资早些离开天章阁,才可保万无一失。

    官家是明白人,阿茸不与外界接触,她所下的毒从何处来,总有一天会查到大资头上。

    这里毕竟不是乌戎,大资不得保障,孤身作战只怕失利。

    还是同李后一道离开,大资求仁得仁,也可欣慰了。

    ” 他眯眼审视她,贵妃自小生长在宫掖,小国的公主,从小有居安思危的觉悟,所以她的老练和年纪不对等。

    反观秾华,比她还长一岁,花儿似的娇养到十六岁,要不是身边有个云观,她的人生应该不会那么坎坷。

    论宫廷生活,贵妃当然是如鱼得水,秾华呢,傻傻的姑娘,心思单纯。

    你给她一根草,她可以吟首诗来咏叹,你给她虎符,她恐怕都不知道这东西派什么用场。

     所以不合适和不适应是两码事,不适应可以学着适应,不合适,就是一辈子的事。

     他大度地挑了唇角,“臣一切以公主为先,自己如何,那是后话。

    公主在这里逗留不宜过长,传出去怕遭人怀疑。

    ” 她说无妨,“我与大资只见过两面,头一次是天贶节,这是第二次。

    就算怀疑,也怀疑不到大资。

    ” “小心驶得万年船,小心总没有错。

    ”他一壁说,一壁挑了部《清静经》递给她,“公主稍安勿躁,路要一步一步走,太着急了容易绊倒。

    ” 贵妃颔首,“我省得……官家不肯册立新后,瑶华宫那位必定甚感安慰。

    须得让她死心,甚至憎恨官家,这样才能把官家的心拉回来。

    ” 他听她处心积虑,不由叹了口气,“公主爱官家么?” 这个问题难倒她了,她皱着眉头想了想,“我除了爱他,别无他法,否则余下的日子怎么过?”这是生在帝王家的悲哀,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连感情都是指定的,不爱也得敷衍。

    她弯起唇角,茫然一遍遍抚手里的经卷,轻声道,“其实我有时候很羡慕她,男人们都喜欢她,喜欢她什么呢?喜欢她拙劣的生存技巧?她要是在乌戎皇宫,恐怕连渣滓都不剩了。

    就因为她无能,所以激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