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章

首页


    有些铭刻在灵魂深处的东西,无法戒除。

    无论是职业本能,还是爱情。

     只是连米楠自己都难以想象,如果能看到那双四十二码半,右脚略内八字的足迹,会有多么高兴。

     她回到大理石基座正面,蹲下身子,开始擦拭和清理。

    很快,大理石基座变得一尘不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镌刻其上的三个名字也格外清晰起来。

    米楠背靠铜锭,坐在大理石基座上,立刻感到身下温暖的温度和身边有力的支撑。

    这让她感到安全和放松。

    她曲起腿,抱着膝盖,静静地看着身边走过的人。

     这是再寻常不过的秋日,沐浴在阳光下的,是再寻常不过的人。

    偶尔有人从这里走过好奇的打量着巨大的钢锭和靠坐在旁边的年轻女人,或者停下脚步看看大理石基座上的说明文字。

    肃然起敬者有之,无动于衷者有之。

    大多数人都在短暂停留后,又匆匆而过,各自奔赴生活中的下一站。

     他和他们的牺牲似乎改变了这个城市,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改变。

     然而,这并不重要,就像他和他们,从来不曾指望能在其他人记忆中占据任何位置,哪怕是小小的一角。

     一切只是他和他们的选择。

     米楠看看手表,站起身来。

    刚迈出几步,她想了想,又折返回来,试探着把耳朵贴在钢锭上。

    然而,他能感到的,只是粗糙的锈迹和恍若无物的寂静。

     米楠苦笑着摇摇头。

    也许,她始终无法直抵方木的内心,就如同此刻,他不能体味他的感受一样。

    米楠跳下基座,转身向广场走去。

    突然,一阵微风从身后吹过,她立刻感到衣襟在轻轻摆动,马尾辫梢扫在脖子上,仿佛有人轻轻按住她的后背,推着她向前走。

     旁边的树枝也轻轻地摇晃起来,依旧泛着绿色的叶片彼此摩擦着,在潮水般的哗哗声中,她清晰的听到,那巨大的钢锭发出阵阵轰鸣,像唿号,像怒吼,像鼓励。

     米楠没有回头,只是捏紧拳头,加快了脚步。

    同时,潸然泪下。

     中国刑事警察学校地处辽宁省沈阳市,既是全国刑事科学技术基地,也是米楠再此学习了俩年的母校。

    这次重返学校,z主要任务是将一起疑难案件的足迹样本交由学院的专家分析检验。

    痕迹检验系的姚教授是米楠当年的指导教师,也是受托的专拣之一。

    他热情地接待了米楠,并协助她办理了委托手续。

    眼见时间尚早,姚教授提出要请米楠吃午饭,米楠接受了邀请,不过坚持要在学校的食堂。

     饭菜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