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3章

首页
静坐着的?韦居乐,昔日种?种?如水流从?眼前淌过。

    那年的?她们哪知道会有今日的?相交相契呢? “怎么了?”韦居乐抬头?看杜仰春。

     “没什么。

    ”杜仰春莞尔一笑,她走向?韦居乐,轻轻地握住她的?手。

     白头?之约,鸿雁之盟。

    愿同心合和,结缔永恒。

     第118章番外二 韦杜两家的婚事办得很?是?风光,将原本的浪潮推向了另一个高?度。

    先有皇太女和郡王同心合德,又有历来重视闺阁典训得高?门大户韦杜两家结成两姓之好,这让一些胆大的人,去选择追逐自己的爱。

    还有些小娘子呢,纷纷提起词笔,一时间书?坊中类似《女驸马》的变文,堆积如山。

     外头的这一切是贺疏弦、杨云意乐意见的,其中当然还有她们的推动。

    不过,贺疏弦她们的心思不能光放在长安的舆论上,命人仔细关注动静后,便?将心思放在朝事上。

    在贺疏弦看来,吏治是?极为重要的。

    在提出了内外均衡的迁转政策后,她仍旧是?觉得不够。

    毕竟前者只涉及刺史、县令以及省台郎官一流,再往下还有被文人瞧不起、百般抨击的胥吏,也需要革治。

     这些胥吏并不像进士、明经入仕的文学之士,他们只是?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吏,是?“庶人之在官者”。

    他们的地位相当卑下,被文人视为浊流,根本没有上升的可?能。

    只是?他们在官府中经办各种各样的文书?,与刑狱钱谷息息相关,也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若是?素养太低,很?容易贪腐,甚至影响到政务的运行。

     “胥吏远比官员熟悉律典,没有他们,官员不知法、例,一切难以运转。

    ”贺疏弦感慨道?,这倒不是说官员无能,而是?法令越来越多,还“朝令夕改”,一朝有一朝之法,光是?尚书?六曹便有三千多册法例、一千多册敕令格式,想要官员遍观是?不可?能的,只能依照负责的胥吏提供的内容进行决断。

    而且官员时常迁转,胥吏却在曹司久任,两者对事务的了解也不一。

     杨云意笑吟吟地问:“那阿渝觉得该如何?” 贺疏弦想了想,又说:“胥吏待遇甚薄,社?会?地位低下,就算是?三省主事、令、史这样的□□品流内官,士人都不愿意充任,无论其他了。

    不过他们清高?自负,倒是?给我们一个突破口。

    ”女子入仕,阻力重重,那些清要的位置,士人们怎么可?能会?让出来。

    像胥吏这般的位置,倒是?阻力要小些。

    不过还没到大肆推动女子为官的时候,毕竟如今只靠贡举,进士、明经等加起来,也不过是?数十?人。

     她话锋一转,又说:“现在最重要的是?修法典,然后再加强对胥吏的考核、提高?他们的俸禄。

    ”法令混乱,多有矛盾之处,再这么下去,就算是?明法出身的,恐怕也觉得棘手。

     杨云意点头,她跟贺疏弦的意见是?一致的。

    士有官爵俸禄,则重名过于重利,而胥吏就算廉洁,也不过是?得了一个名而已,与显贵无涉,不如贪腐以养家业。

    不知礼义之教,以贿赂之情为常,熏染成性,受脏枉法。

    长此以往,国之“基石”便?不存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