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平身。
”随即响起略带稚嫩的少年帝王的声音,等百官起身后,他下旨改国?号为“怀佑”,取自“怀佑以寘,愫民以安。
①”一句,次年即为怀佑元年,令左相沈持摄政,并主持恩科,大举为国?选士。
天下英才皆跃跃欲试次年的春闱,心中?所想皆是金榜题名后能目睹素有“仁”之?美誉的新帝,再与沈持同朝为官,若能得其二,此生无?憾矣。
但不久后,沈持命礼部发下公文,说朝廷治国?之?要?在于?选人,此次开恩科为国?选贤,倡导文以载道,要?求士子笔下言之?有物,摒弃佶屈聱牙,雕章逐句,华而不实的辞藻,求,才要?擅长治理国?家,学生须将四书五经等经义与时务结合,弃,只会空谈、不懂食货,不曾耕种稼穑之?读书人;求,忧国?忧民品行高洁之?士,弃,德行有亏,好异求高、以诋讪为能者……
总之?,要?选出一批通经致用才德皆备的良才。
第263章第263章为相(四十九)
公文一经昭告天下便让文人?士子们热血沸腾,从?京城到边陲,但凡有读书人?的地方?,都能听见对此事的高谈阔论声,很快秋尽冬来,腊月里下了好几?场大雪,像是送先帝萧敏一程,又或是瑞雪兆丰年,赠与新帝萧福满的祥瑞,更让人?惊喜的是到了年三十,风雪停了,家家户户守夜后在怀佑元年元日黎明时分打开家门,只见一片彩霞迎曙日,万条红烛动春天,太平之紫气东来,令人?不禁要说一句:“定是个好年头啊。
”
等家中的九九消寒图快要涂满时,读书人?收拾行?囊,从?各地提前进?京赴试,所到之处官府招待食宿,有乡绅还会赠赶考的人?衣衫财物……那些从?前不得志愤世嫉俗的也闭了嘴,只一味赶路,心中所想皆是怎样写出务实的文章。
等到了京城,看着街肆上车水马龙,商行?鳞次栉比,有人?掩面?痛哭:“盛世可期,盛世可期啊……”
这场时隔五年的恩科由沈持出任主考官,六部尚书任副主考、翰林院学士薛溆、礼部侍郎林瑄、大理寺卿冯遂等往届三鼎甲任阅卷官,声势尤为浩大。
且前头因先帝之病耽误了科举,这次新帝
下诏自然?是沈持的提议,杏榜酌情增加录取名额,往年取士二百出头,今年拟定三百余人?,彰显朝廷广纳贤士的诚心。
从?二月初九开始在国子监会试,到三月初贡士放榜后,沈持才算睡了一两夜安稳觉,缓了口气又率考官、阅卷官天团出殿试策论的题目,经过好几?天商议,最后这次策论的题目定为“刑赏忠厚之至论”,出自《尚书·大禹谟》之“罪疑惟轻,功疑惟重。
①”。
……
三月二十五日今科策论考完之后,国子监的阅卷楼中熏香袅袅,茶香四?溢。
考试已?进?入阅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