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嗯,和你一样。
”仲瑞阳说。
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时时刻刻得以体现。
有时,你真的很难分清楚,有些人到底是在夸你,还是在夸你……
说到皮卡的模样。
我这个人对自己想写的东西,脑海里往往会生成一些很具体、生动的画面,比如故事里的皮卡。
在我的世界里,皮卡不会是太特殊的品种,因为写它的这个人没养过小狗,认识太浅薄,人又偏执,故而注定它只有普通小狗的外貌模样。
皮卡是一条毛茸茸的黄色生物喜欢摸它、抱它,甚至躺它;它喜爱运动,体格壮硕、肌肉结实造成了女主的恐慌,也导致了主角的相遇。
我对自己想写的东西,脑海中往往能生出很具体的画面,比如,故事里的皮卡。
在我的世界里,它是黄色的、一片毛茸茸、普通小狗的样子,但是长得够大,要能唬人,又能惹人怜爱。
虽然我当时很懒得去思考名字,可我仍是花了许多时间查资料,希望在有限的资源里,尽可能地找出和自己勾勒的那只黄毛更为贴切的存在。
遗憾现实和创作有所不完满,直到我落笔始终也没翻出来完全吻合的「皮卡」。
所有差距里,最终我选择了圣伯纳犬作为替代。
皮卡是仲瑞阳单位里的养的一条狗。
我很喜欢它。
乙亥年里,我确实发生了很多「意外又特别」的事儿。
比如,我突然回来北京并且决定要在这里开展工作,五月天突然没有预兆地公布了北京站演唱会的售票还让我抢着了,以及,有个男人突然出现在我去散心的路途上……
「所虽」 我问仲瑞阳:“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儿?”
仲瑞阳说:“因为它是坐皮卡车来的。
”
我讶异:“这么简单粗暴的理由?”
仲瑞阳:“不然呢?”
“嗯……”我只能说,“那好吧。
”
得到如此简单的回复,我有点儿失望,但又不那么失望。
我和皮卡的缘分基于我在长沙时曾写过的一个小说这个故事没有发表。
不过,仲瑞阳看到它的那天惊讶了两件事:一是男主的名字和队里一位班长的儿子名字一模一样,二是队里也有只皮卡。
那时在长沙,我每天都会写稿,决定写那个细腻、温柔又寡欲的男主时,许些年不喜欢宠物的我,忽而莫名执拗地想让他养条大黄毛,然后,那个陪伴他成长的家伙就叫「皮卡」。
要是细细深究,比起现在我所亲眼见过的这只皮卡,那只只活在我虚构的世界里的皮卡,名字起得那就更草率了。
我是懒惰之下、神来一笔地发挥,一时兴起便用了皮卡的名字。
在那之前,我可能都不太确定,皮卡车具体是种怎样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