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赦

首页
的信念登上皇位,此时却很自嘲地说: “高祖不惑之年,提叁尺剑而取天下。

    朕才弱冠之年,还很年轻呢。

    ” 侍从劝他:“陛下,来日方长。

    ” 皇帝点点头,决定回銮。

    眼见要过山下的道观,常和劝道:“天色不早了,咱们快些赶路罢。

    ”皇帝却突然说:“朕渴了,去里头要碗水来。

    ” 常和心里一惊,生怕皇帝又有鸳梦重温的意思。

    他很纳罕皇帝从何处得知,那女道士被送到了这里。

    但眼下看,皇帝有意到这山野偏僻处寻访那道士,却不是不可能的。

     倘若真的一时兴起,还得向尚寝汇报记录,届时又该不该把这女道士送回宫廷管理呢?常和感到十分棘手,唯有皇帝周围的那些武人还不知此事,叁两个闯进道观里,吓得观中人躲闪斥责。

     皇帝似乎完全没有考虑那么多,驻马在观外等候。

     观内传来女冠声音,他屏息听,不是她。

    她在何处呢?侍从已要来一陶杯的水,李霁几乎是浅斟慢饮,把一杯山泉水品出了缥玉美酒的况味。

     杯中的水都见底了,他不曾看见她。

    连他自己都有点好笑了:难道不能直接发号施令叫她来吗?可是倘若那样,就显得他这份无疾而终的君王垂爱,有些过分固执了。

     侍从取过陶杯,还回观中。

    李霁握住缰绳,一手抚摸马背,轻轻唤了一声,骏马长嘶,他左足轻点马镫,腰身略一用力,轻捷地跃上马鞍。

    衣袂随着动作翻飞,露出劲瘦有力的腰线。

     这时候他才忽然感到,身后的木楼上有一束目光。

    骏马在昂首前行,马蹄轻扬,飘起细尘。

    他蓦然回首,发觉那个他似曾相识的影子。

    她一直站在供奉星图的望楼上,静静地看着观门外的他。

     李霁转过头去,马蹄踏踏地踩碎山间枯落的枝叶。

     他垂下眼睫,拽紧缰绳:“回长安吧。

    ” * 长安城里飘着虚渺冷清的小雨,如烟如雾。

    长安公署的庭院里人来人往。

    檐角上累积的秋雨,流淌过饕餮纹瓦当,坠到青砖地上,缓慢洇开。

     一个廷尉监中的刀笔吏抄写一份大赦的名单时,看到了两个熟悉的名字——大半年前新政的主使赵攸、王参。

    这二位的轰然倒台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此时出现在赦免名单中,结合近日宫中求取道家名士的姿态,不免令人遐想连篇。

     他有个聪明的同僚觉得蹊跷,偷偷越级通报上司。

    廷尉丞本来繁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