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九章 诗咏十朋江万里

首页
似乎前面有什么渐去渐远,无法挽留的东西,抓也抓不住。

     “那阎修龄自己做自己的隐士,阎若璩却可以参加这次博学宏词……”傅眉依旧喃喃自语。

     阎修龄[8]和阎若璩父子,褚仁随傅山拜会过。

    父亲明亡后一直隐居,儿子很是热衷功名,然而却屡试不第,文章才学,均不如傅眉远甚。

    这对父子,刚好比傅山父子小五六岁,家世也相仿,唯一不同的是,阎修龄自己守自己的节,却并不限制阎若璩出仕。

     褚仁能够理解傅眉的心境,之前傅眉一直在市井隐居着,虽然自负满腹经纶,但未必知道自己与天下文人士子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此番进京,才算真正融入了文坛,想必以文章才华震惊了四座,面对众人的赞赏,免不了会对自己这些年来辜负的年华与学识,更多了几分深深的惋惜和遗憾。

    这一次,应该是傅眉一生当中最接近自己梦想的唯一的机会吧?但是因为忠与孝,又不得不眼睁睁地放弃[9]。

     褚仁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傅眉,因为任何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

     过了很久很久,褚仁才轻声问道:“不甘心吗……” 傅眉恍惚地抬起头来,轻轻摇了摇头,“我也是生于大明的人,我也是……明的遗民,只要天底下还有一个遗民牵挂着大明,只要……还有一个在屠城中劫后余生的人,记得仇恨,我便要……与他们同在!” 傅眉说完,重又把头枕在了自己手臂上,便昏昏沉沉地睡去了。

    一滴泪,滑过鼻梁,落了下来,那泪,凝在桌上,在灯下浑圆闪亮,犹如珍宝。

     而此时,四下里的鞭炮声噼里啪啦骤然响起,子夜已过,新的一年到来了,历史又翻过了新的一页。

     注: [1]戴梦熊的诗为《诗奉傅青主先生》,傅山的诗为《与某令君》。

     [2]冯溥:明崇祯十二年举人,清顺治三年进士,居翰林十余年,爱才好贤。

     [3]魏象枢:山西省大同府人。

    顺治三年进士,被史家誉为清初直臣之冠。

     [4]戴廷栻: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收藏家、反清领袖。

    山西祁县人。

    与傅山同为袁继咸门下。

     [5]满洲衣冠满洲头……:傅山《八满诗》 [6]王弘撰:明末监生,南京兵部侍郎王之良第五子。

    明末清初学者、书画家。

    博学宏词科他装病避考没有成功,最终还是参加考试了。

    他在《省耕诗》的试卷上写下了“素志怀丘垄,不才媿稻粱。

    ”的诗句,最终得旨回籍。

     [7]多尔博:多铎第五子,过继给多尔衮。

     [8]阎修龄:清诗文家,明亡后隐居。

    阎若璩:清初学者,通金石考据。

    屡试不第之余,这次博学宏词也落榜,后参与《大清一统志》编撰。

     [9]本章大部分都是史实,但关于傅眉被举荐的事是杜撰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